維尼綸(VinyLon),學名聚乙烯醇縮甲醛纖維(PVF)。它是以聚乙烯醇(PVA)為原料紡制而成的一種合成纖維。其強度。耐磨、耐曬,耐蝕性能都比棉花好,密度比棉花小,吸濕率接近棉花,故有“合成棉花”之稱。它的產品用于衣著用的織物、裝飾用布,在工業上廣泛用于水產、化工、交通運輸、橡膠等領域。
作為維尼綸的中間產品如醋酸乙烯等,主要用于制造高強度、耐磨的漆包線涂料;金屬、木材、橡膠和玻璃等層壓塑料之間的膠粘劑、中間層;制造高沖擊強度和壓縮彈性模量大的泡沫塑料。
維尼綸及其中間產品的用途廣泛,這就決定了其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地位,各國都迅速開發和發展了維尼綸的生產,
我國早在1951年,由沈陽化工研究院等單位開始了醋酸乙烯合成和聚合研究。1960年在天津有機化工廠建成了60t/a的中間試驗裝置,1965年在吉林四平聯合化工廠建成了1000t/a聚乙烯醇裝置和維尼綸紡絲車間。此后,我國又陸續建成投產十幾個維尼綸廠。1963年我國萬噸級維尼綸廠在北京投產。1974年四川維尼綸廠從法國引進年產9萬t的天然氣乙炔法合成醋酸乙烯裝置和從日本引進年產4。5萬t低堿醇解法制聚乙烯醇裝置,于1979年投產。
但是,在長期的開發、研究和生產實踐中,維尼綸及其中間產品的生產設備腐蝕,始終是人們關注的問題。采用新工藝和先進設備遇到了耐腐蝕材料的選用問題。隨著石油化工的發展以及化學反應參數的強化,設備的腐蝕問題已經成為科技工作者需要解決的重要課題。
1設備的腐蝕問題
在維尼綸生產中主要的腐蝕介質是醋酸、醋酸乙烯、聚乙烯醇等。以四川維尼綸廠的醋酸生產裝置為例,該廠1975年從法國引進的醋酸精餾塔,塔體用Z5CNDUZ1-08不銹鋼(天王星50#),塔盤用鈦制造。1979年12月投產,到1981年6月,僅—年半時間,塔體因腐蝕而穿孔泄漏,被迫停車修理。以后逐年不斷發生穿孔,塔的精餾效果差,塔頂蒸氣中醋酸含量升高,導致塔頂冷凝器也強烈腐蝕穿孔。于1981年8月緊急更新一臺冷凝器,將另一臺冷凝器修補后使用,并加工一臺擬第二年使用。設備的頻繁檢修,嚴重地影響了生產。
在全國維尼綸行業中,除個別廠其設備的材質使用不銹鋼外,其他廠均采用M02Ti材質。四川維尼綸廠于1984年大修時將引進塔改為M02Ti塔,但是,Mo2Ti塔仍未解決腐蝕問題。1984—1990年間,塔仍然頻繁腐蝕損壞。被迫非計劃停車檢修的次數越來越多,腐蝕嚴重的一年搶修多達13次,甚至最嚴重的一個月搶修了3次。醋酸蒸發器中的不銹鋼管10天就泄漏,幾毫米厚的管子就因腐蝕而在20天之內報廢或完全溶解。而在惡劣的腐蝕環境中使用的鈦塔盤卻完好無損。設備的腐蝕嚴重地影響著生產的穩定性,腐蝕造成的經濟損失每年達520萬元左右。而鈦的耐腐蝕性為設備的改造和更新提供了依據。鑒于規模生產的需要,在調研的基礎上,該廠選用了耐腐蝕鈦設備。
2耐腐蝕鈦設備的選用
工業純鈦在許多化學介質中都耐腐蝕。在含氯離子介質中,其耐蝕性能超過不銹鋼。尤其在氧化性、中性介質中呈現優異的耐蝕性。在純醋酸中,當溫度高至沸點,濃度高至99.5%,鈦的腐蝕率都很低。因此在一些用醋酸作反應物料或溶劑的生產裝置中,可以大量使用鈦材。例如在高溫氧化法生產聚脂的流程中,按這樣的原則選材:當醋酸溫度高于135℃時,無論醋酸濃度高低均可采用鈦制設備。









陜公網安備 6103050200010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