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此次國防科工局表態,首次確認了軍工領域正在編寫“國防科技工業2025”。稀有金屬的巨大戰略價值主要體現在對國防、航空航天關鍵零部件的制造上。那么稀有金屬在國防科技中有哪些應用呢?
國防科工局局長許達哲近日表示,要結合“國防科技工業2025”和國防科技工業軍民融合“十三五”規劃的編制,推動我國裝備升級。在“中國制造2025”戰略的推動下,各行業都在積極對接并制定本行業規劃。此次國防科工局表態,首次確認了軍工領域正在編寫“國防科技工業2025”。稀有金屬的巨大戰略價值主要體現在對國防、航空航天關鍵零部件的制造上。那么稀有金屬在國防科技中有哪些應用呢?
航空發動機作為國防領域的尖端技術的代表,最能體現國家的工業基礎、科技水平和國防實力,被譽為現代工業“皇冠上的明珠”,可以充當軍民融合和智能制造的典型項目,并對實施創新驅動戰略起到引領作用,是“中國制造2025”的十大重點項目之一,因此也將是此次“國防科技工業2025”的重點突破方向。
航空發動機具有高度復雜和精密的熱力機械性能,長時間處于高溫、高強度、高腐蝕的最復雜的惡劣環境中,由此,需要采用一些高強度、耐高溫、耐低溫,質量輕而又有韌性的材料。稀有金屬銦、鍺、鎢、鉬、釩和稀土金屬都是制造航空材料的重要金屬材料。
銦是非常稀缺的稀散金屬,可作為金屬包復層或與其它金屬制成合金,以增強發動機軸承耐腐蝕性。鎢是自然界中除了金剛石以外最硬的材料,是各種硬質合金的基礎材料,是生產各種高速鋼和機床刀具、鉆頭等關鍵工具的最佳材料,是生產航空航天零部件的重要工具。具備耐熱性和強度的渦輪葉片是鎢、鎳和錸等稀有金屬組成的超合金產品,其中約含6%的鎢。
鍺是航空航天飛行器中的必備設備紅外跟蹤儀器的鏡頭材料,中國和美國是鍺的主產國,但長期以來,中國以占世界41%的儲量供應世界70%的需求量。對于這種極其稀缺的重要金屬,亟需國家收儲和民間收儲為國家的長遠發展做準備。









陜公網安備 6103050200010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