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近凈成形技術。傳統的鈦合金材料加工技術是以海綿鈦作為原料,經過備料—制備電極—一次真空自耗熔煉—二次熔煉—開坯鍛造—二次鍛造—軋制或擠壓,最終得到棒材或板材成品。近凈成形技術進行鈦及鈦合金材料加工則是以海綿鈦+鈦屑或鈦及鈦合金粉末作為原材料,利用PAM單錠熔煉技術制備鑄錠或粉末冶金的方法制備坯料,然后通過軋制或擠壓直接出成品。近凈成形方法包括激光成形、精密鑄造、精密模鍛、粉末冶金、噴射成形等多種方法,可成形復雜形狀的各種鈦合金零部件,并達到近凈尺寸成形的目的。寶鋼開發了鈦合金鍛件近凈形技術——等溫超塑變形工藝。該工藝通過將鍛件毛坯放置在加熱到變形溫度或接近變形溫度的模具中進行較慢速度變形而獲得近凈形尺寸鍛件而得到越來越多地應用。粉末注射成型(簡稱PIM)是將現代塑料注射成型技術引入粉末冶金領域形成的一門新型粉末冶金近凈成型技術,是國際粉末冶金領域中發展最迅速、最有前途的一種新型近凈成型技術。噴射成形具有快速凝固一次成形的優點,目前已在發展新型合金、實現復雜構件凈成形等方面顯示出巨大的潛在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2)超塑性成形技術。目前,鈦合金超塑成形技術主要應用于航空航天領域,開發其他領域的應用將是超塑成形技術發展的必然趨勢。最新的超塑成形加工方法有超塑等溫鍛造、氣壓成形、超塑擠壓真空成形、深沖、無模拉伸等。鈦合金超塑性成形技術的應用有超塑性等溫鍛造、超塑性擠壓、超塑性氣脹、超塑性成形與擴散連接結合技術(SPF/DB)、鈦合金超塑性成形模具材料選用研究等。產業界逐漸把超塑成型技術作為解決復雜、大型或用常規成型方法難以加工的材料成型的—個重要途徑。并把金屬超塑性成型工藝稱為21世紀的成型技術,特別是在航空航天領域在大力發展這種技術。這種技術能顯著地降低構件成本、減輕質量、節約原材料和解決加工困難的問題。超塑性成型是鈦合金零部件的最好成形方法,非常適用于制造導彈零部件,如鈦合金導彈外殼、整流罩、容器、梁和框及鈦球等。目前開發出的超塑性鈦合金有:Ti-6Al-4V、Ti-6Al-5V、Ti-6Al-4V-2Ni、Ti-10V-2Fe-3Al等,其中Ti-6Al-4V的使用已較為廣泛。
(3)材料制備及加工過程的計算機模擬技術。世界各國先后展開了對鈦及鈦合金材料熔煉、鑄造以及加工制造過程、熱處理等方面的計算機模擬技術的研究和相關軟件的設計開發。通過計算機模擬計算設計加工工藝,可以避免傳統設計的許多缺點,節省了人力、物力,同時極大地提高了新材料制備和加工工藝設計的準確性。鈦合金技術發展趨勢為了進一步實現鈦的擴大化應用,鈦的制備和加工亟待實現低成本化,包括海綿鈦生產、材料設計及加工過程的低成本化;高效、短流程鈦合金加工技術的開發和應用,如單次冷床爐熔煉直接軋制技術,鈦帶連續加工技術等;發展近凈成形技術,包括粉末冶金、精密鑄造、精密模鍛、噴射成形等;鈦的推廣應用,包括生物用鈦、汽車用鈦及建筑用鈦等。









陜公網安備 6103050200010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