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鈦市場回顧
6月下游市場需求較差,市場對鈦精礦的需求無改善。本月攀枝花鈦礦供應相對穩定,進口鈦精礦市場暫穩,而海南地區鈦礦選廠銷售情況并不樂觀,鈦精礦銷售價格低位盤整,下游被壓制的購買力仍未得到釋放,以滿足剛需為主。近期下游市場銷售情況較差,市場對鈦精礦的需求無改善,而金紅石幾乎無人詢盤。而進口礦資源中低價資源較多,逼迫其他進口礦商降低售價,市場成交屢爆新低,整個鈦礦市場運行較為艱難。
6月中國氯化渣價格出現下跌,跌幅為100-120元/噸左右。由于北方部分下游企業進入停產檢修期,市場對氯化渣的需求有所降低。而國內氯化渣企業開工情況與此前保持一致,氯化渣產量高于需求量。
6月酸渣市場表現穩定,價格與5月份持平。受豐水期電價優惠政策影響,進入6月份后,云南部分酸渣企業復工生產。在6月初,復工企業并不急于銷售產品,市場沒有感受到銷售壓力。而至6月末,酸渣供應量增加的壓力開始逐步顯現,部分企業已經感受到銷售壓力。
由于市場需求萎靡,6月份部分四氯化鈦企業選擇停產檢修。隨著停產企業增多,國內四氯化鈦供應量逐步下滑,與需求量逐漸達到新的平衡。受此影響,本月國內四氯化鈦價格基本保持穩定。與此同時,四氯化鈦行業集中度逐步升高,大型企業的市場份額逐漸擴大。
6月上旬,部分海綿鈦企業將產品報價上調了1000元/噸左右,而大多數小型企業并未上調價格。據RUIDOW分析,此次中小企業維持原價,主要是考慮到當前下游需求并未改善以及維持市場占有率。由于中小海綿鈦廠產品認可度不如大型企業,貿然提價可能會丟失部分客戶。至6月下旬,國內海綿鈦成交多一單一議,但價格差距并不大。
6月份國內鈦材價格并未出現明顯變化。由于市場始終處于低谷,各企業只有承受上游原料價格變化所產生的影響,無力調整產品價格。
聚焦西安 中國鈦工業仍可期待
有瑞道主辦的“2015國際鈦原料大會”于2015年5月27-29日在西安成功舉辦,大會圍繞“中國鈦礦自給率大幅提高,進口鈦礦面臨較大壓力這一主題”展開,邀請到了來自澳洲、南非、莫桑比克、肯尼亞、新加坡、日本、臺灣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30余位代表出席。
大會就目前中國鈦白粉的勢,國產鈦礦、進口鈦礦以及、富鈦料的生產銷售形勢進行了分析探討。與會專家認為,中國鈦白粉仍將保持緩慢增長;而2015年國產鈦礦預計將于去年持平;進口鈦礦短期難以擺脫頹勢,但從長期來看,進口礦市場,尤其是優質鈦礦的前景依然是可以期待的。
國家化工生產力促進中心鈦白分中心主任,畢勝認為:鈦白粉雖然是個小行業,但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相當的廣泛。在目前國家保7政策的影響下,鈦白粉的市場需求也將同步增長。因此,雖然當前市場暫時遇到了一些困難,但鈦白粉的市場規模仍將保持上漲。
在產品質量上,畢主任認為中國鈦白粉產品質量經歷了多年的提升,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其中,部分指標性能已經優于國外產品。但在綜合性能上,中國鈦白粉產品仍需提高。
針對目前鈦行業中最熱門的氯化法鈦白粉項目,畢主任認為技術瓶頸仍將是困擾企業最大的問題。2014年,中國氯化法鈦白粉產量達到4.35萬噸,在鈦白粉總產量中的占比不足2%。雖然目前企業投入的熱情很足,同時在國家政策層面上也對氯化法鈦白粉項目給予扶持,但技術工藝無法一蹴而就,仍需要經過較長時間的摸索才能實現。
在氯化鈦白粉原料及工藝選擇路線上,鞍鋼集團攀鋼釩鈦研究院的繆輝俊首席研究員提出了寶貴建議。繆輝俊研究員認為,目前國際主流的工藝都為沸騰氯化法,但該工藝與中國自身的鈦資源特點并不符合。中國企業可以考慮選擇適合自身的工藝路徑,將中國的鈦資源與氯化鈦白粉相結合,取得最大的收益。
由于目前市場持續處于谷底,許多企業及貿易商都在夾縫中求生存。但市場低谷并不意味著無利可圖。海南文盛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沈兵認為,目前國外礦山開采成本與當前市場已經倒掛,后期鈦礦價格已經不存在下調可能。因此,雖然目前市場形勢不好,但大家也不必為此灰心喪氣。當前價格已經是最低點,企業可以尋找一些伴生礦的分離來補貼企業效益。









陜公網安備 6103050200010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