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短短6個月間,在中國掀起的資產拋售風暴兩度波及大洋彼岸的發達國家市場,國際銅期貨交易員們時刻不敢松懈,緊盯著亞洲交易時段表現活躍的滬銅價格變動。
受中國金融市場巨幅震蕩等因素影響,美銅跌至近6年低位,使得滬銅、COMEX銅在上期所夜間交易時段內外盤套利活動頻繁發生,繼而推升了美銅成交量。截至6月底,COMEX銅(HG)在亞洲時段的交易量在全球的占比已升至30%,甚至已經超越黃金合約(GC),成為該區段內最受關注的金屬產品。
今年以來,滬銅價格相對國際銅價堅挺,因國內市場供應略顯緊俏。但并非由于國內工業需求出現復蘇,而是在更大程度上,精煉銅生產商在5月至7月期間進行夏季停產檢修而導致的結果。
受全球經濟增速放緩、產量過剩和需求疲軟的影響,2015年上半年大宗商品的形勢一路下滑。6月下旬在經歷希臘退歐風險沖擊、中國股市暴跌的重挫,以銅為代表的有色金屬跌至5240美元/噸的六年新低。下半年形勢預估,有色金屬價格將繼續下行,有色產業經濟放緩成為行業“新常態”。在此嚴峻的形勢下,由紫金礦業(3.90, -0.11, -2.74%)集團與天津渤海商品交易所合作推出的陰極銅(紫金)電商平臺卻逆勢而上、蓬勃發展。
依靠紫金礦業強大的供貨實力,利用渤商所創新的交易機制,渤商紫金公司經營的銅現貨電商平臺既能實現銅的在線實時交易,又能充分激發銅的金融屬性幫助企業實現套保套利。今年1月18日陰極銅(紫金)上線后,經過前三個月測試運行和市場推廣,渤商紫金初步制定以“紫金廠庫”為中心,輻射福建、廣東及江西的部分區域的策略成效見佳,目前已有54家終端銅企進入平臺交易,截止6月底為用銅企業累計供貨超5000噸。第三季度渤商紫金將重點拓展廣東市場,為銅終端廠家再送福音。
強強聯合,打造倉儲物流一體服務鏈
上半年,渤商紫金與行業權威網站(包括上海有色金屬網、長江有色金屬網等)就產品信息、價格發布、行情資訊等建立雙邊合作,在行業形成一定知名度及影響力。6月伊始,渤商紫金陸續與廣東粵儲、南儲集團達成“倉儲物流”戰略合作協議,陰極銅(紫金)在粵儲、南儲設立交割倉庫,并利用粵儲、南儲本身的物流優勢,為廣東的終端廠家提供本地倉儲和現代化物流配送等服務。平臺首例推出“一票制”物流服務,即客戶只要在平臺交收成功,提交“一票制”物流需求并支付相關費用,電商平臺將承辦倉儲、出庫、運輸等系列事宜,真正實現“客戶動動鼠標,貨物即送上門”的便捷服務。此外,通過平臺交易,客戶最快當天即可收貨。據了解,在今年銅價跌宕起伏的形勢下,為節約成本、規避風險,終端廠家特別是中小企業的生產計劃多按周安排,平臺不僅能買到貨,而且操作方便,到貨迅速,恰好符合了此類企業的需求。
平臺讓利,企業低成本囤貨受益
廣東占國內銅加工最大的市場份額,大大小小的銅加工廠遍布珠江三角。但很多電解銅的采購大多來源于貿易商。國內大型的銅冶煉廠一般直接和貿易商簽訂長期協議,大部分產品供應給貿易商和少量銅需求大的生產企業,貿易商掌握了報價、供貨的主動權,中小用銅企業很難從廠家直接拿到貨。由此導致很多銅加工廠出現高價采購、貨源無法保證的情況。這在當今市場如此嚴峻的狀況下,無疑是雪上加霜。渤商紫金作為紫金礦業直屬的銅電商平臺,成立的宗旨即服務終端生產企業。平臺通過嚴格的“審核”工序,保證有實際生產需求的企業進入平臺,并通過一定的優惠鼓勵客戶參與平臺采購電解銅,大大增加企業的體驗感和黏合度。
平臺的實時價格為買賣雙方撮合形成,已包含升貼水,即交易配對成功后,盤面價格即最終采購價格。廠家在預期銅價未來將有大波動時,可根據自身需求,在平臺上用貨款(不含稅價格)的20%提前鎖定價格,規避風險。所持有的合約可根據需要在任意交易日進行交收或轉讓。而平臺小合約的特點(最小交收量10噸)也很好的滿足了小企業的生產需求,小企業直接從廠家拿貨,既保證了穩定的貨源,又享受平臺給予的實惠。
渤商紫金依靠平臺自身的優勢及穩健的市場策略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入,并逐步形成覆蓋廣東、福建、江西三大區域的行業影響力。未來,渤商紫金銅電商平臺將通過增加交收品牌、交收品種等方式更好的滿足終端企業的需求,同時打造集采購、銷售、倉儲、物流、信息、金融為一體的銅行業產品鏈。









陜公網安備 6103050200010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