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font-size: 14px;"> 國內硫酸法鈦白生產現狀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隨著我國經濟 的迅速發展,國內對鈦白粉的需求量不斷攀升。2006年我國鈦白粉表觀消費量達到了 91.28萬噸,2001—2006年年均消費量增長率達到了17.9%。
隨著國內對鈦白需求的增加,在市場引導下,國內國有、民營企業紛紛涉足鈦白粉行業,中國鈦白行業發展迅速,產量劇增。2001—2007年鈦白粉實際產量分別為29萬t、39萬t、49萬t、60萬t、70萬t、86萬t和100萬t,2001—2007年總產量年均增長率達到了20%以上。現在我國已經成為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鈦白生產國。
盡管國內鈦白行業的生產能力不斷擴大,產量持續增加,但這種擴產主要是量的擴張,缺少質的提高。從產品結構上看,目前全球銳鈦型和金紅石型產品的比例大致為(10%~15%)/(85%~90%),金紅石型產品占絕對份額。而國內企業仍以生產銳鈦型鈦白粉產品為主,目前國內有七十余家鈦白粉生產企業,能夠生產金紅石型鈦白粉產品的廠家僅有13家。且國內鈦白生產企業規模小,平均年產能僅為1萬余噸,只相當于國外發達國家企業平均水平的八分之一。國內年產能萬噸以上的鈦白粉企業有30家,其總產能達100萬t/a以上,硫酸法最大產能規模為10萬t/a,氯化法只有1.5萬t/a一家。最小規模的鈦白粉企業年產能只有千噸左右。
同時,國內鈦白行業整體素質不高,產品結構不合理,大量企業產品以低端為主,高檔產品至今仍依賴進口。行業內出現了“低端過剩、混戰,高端空缺、失守”的局面,總體處于無序競爭狀態。產品質量與國外產品還有一定差距,缺乏國際市場競爭力。
金屬e線 — 中國有色金屬、冶金原料、鐵合金權威資訊平臺。為業內人士提供高價值的核心技術、最可靠的產品知識信息。









陜公網安備 6103050200010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