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9月,在陜西寶雞某鈦集團有限公司,首次由我國自主研發的4500米潛水器的載人球殼,正式通過了中國工程院、中國船級社等專家團嚴格的出廠檢測,標志著我國4500米載人潛水器的制造工藝達到發達國家水平。這則短短的新聞迅速引起了國內外的廣泛關注,該公司當即成為輿論和新聞的焦點。
“農行持續的信貸投入和良好的金融服務,為我們實現科技研發、產品創新、優化產能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當人們紛紛對該公司開展科技攻關創造輝煌為國爭光表示敬佩和祝賀時,該鈦集團負責人毫不掩飾地一語道出了他們成功背后的農行力量。這是農業銀行發揮金融優勢支持寶雞市建設“中國鈦谷”的典型案例。
寶雞市地處陜西省關中平原西部,是一個富有悠久歷史的美麗城市,素有“炎帝故里”、“青銅器之鄉”等諸多美譽。如果說曾因大量出土人類文明象征的青銅器而讓寶雞聞名遐邇,那么,作為既是我國工業重鎮又是先進制造業基地、創新型試點城市的寶雞,如今因鈦合金生產規模占中國80%、占世界20%的驕人成就而讓經濟發展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據了解,自2007年寶雞“中國鈦谷”產業集群被科技部列入國家重點產業集群以來,以戰略金屬、稀有資源的鈦材料加工、研發已成為寶雞一項重要的支柱產業。農行陜西寶雞分行緊緊圍繞當地鈦產業發展和融資需求,堅持“助龍頭、促發展、帶產業”的工作思路,持續優化信貸資源配置,累計投放約18億元信貸資金,還通過辦理銀行承兌匯票、保函等業務,先后支持寶雞某鈦集團等眾多“鈦谷”領軍企業升級改造、產品革新和規模擴大,為“鈦谷”建設提供了有力的金融保障。
有“中國鈦工業旗艦”之稱的寶雞某鈦集團有限公司,其生產的關鍵性稀有金屬材料在我國第一顆氫彈、第一艘核潛艇以及“神舟”系列飛船等重大項目中均得到應用。然而,隨著近年來國內外經濟增速放緩、傳統鈦材市場持續低迷,給企業經營帶來前所未有的壓力。2015年,為支持其通過產品創新突破發展困局,農行寶雞分行新增投放2.5億元信貸資金。同時,該行積極對接企業需求,發揮自身服務優勢,為企業量身制定一攬子金融服務方案,在日常結算、信貸融資、理財業務等方面提供“綠色通道”服務。
“金融活水潤鈦田”。農行寶雞分行以助推產業創新升級為目標,把支持范圍向鈦產業關聯企業延伸,向寶雞某鈦鋯業股份公司提供貸款支持,助力企業實現核級鋯材全產業鏈國產化。龍頭企業的有力支撐和鏈上企業的“百花齊放”,構建了寶雞“中國鈦谷”“一個大產業、多個產業鏈”的發展格局。“寶鈦”牌鈦及鈦合金加工材獲中國名牌產品稱號,成為國際市場上“中國鈦”的代名詞。“鈦谷”龍頭企業的發展壯大,為擁有400多家鏈上企業的鈦產業發展提供了強勁動力。
為發揮鈦谷的“洼地效應”,在大力支持“龍頭舞動”的基礎上,農行寶雞分行還按照“一企一策”的服務策略,綜合采取流動資金、項目融資、小企業簡式貸款等方式,積極服務鈦產業鏈上的大批中小企業發展,累計投放貸款6.4億元,建立了鈦產業鏈上一批科技含量高、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經營效益好的中小企業客戶群。創建于2006年的寶雞某鈦業有限公司是一家民營企業,在農行8900萬元貸款支持下,該公司通過不斷革新技術工藝,改良產品質量,目前已成為中國民企稀有金屬加工領域的領航者。









陜公網安備 6103050200010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