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工程實際而言,一種優秀的結構,需要強度,韌性,耐久性,靜力學,動力學性能以及制造費用的完美平衡。點陣結構無疑正是這樣一種滿足需要的多功能結構,它通過大量周期性復制單個胞元進行生產制造,它的強度,韌性等力學性能可通過點陣的相對密度,胞元的形狀、尺寸、材料,以及加載速率多種途徑調節,甚至可以根據需要實現功能定制。
最近,UniversityofSheffield的ZuhalOzdemir等人(ZuhalOzdemir.Energyabsorptioninlatticestructuresindynamics:Experiments.IntJImpactEng2016;89:49-61.)設計了3種不同形狀的點陣結構,探索了詳細的制備過程,并首次通過實驗得到了其靜力學和動力學特性。
這3種結構的示意圖如下所示,分別為立方形,鉆石形及內陷形。

盡管看起來簡單,制備工藝卻相當復雜。該結構以鈦合金為基質材料,采用EBM(電子束融刻)技術,加工精度可達45-110微米,甚至無需預熱。加工完成后的結構如下圖所示,尺寸均為25×25mm,相對密度分別為0.139,0.137,0.166。

下圖所示則是這種結構單個最小胞元的外觀圖和橫截面圖。

材料制備完成,接下來要做的就是靜力學實驗了。實驗采用25×25×5mm的試樣尺寸,以0.2mm/min的速度進行軸向壓縮。壓潰的變形過程如下圖所示,可以看出鉆石形的點陣結構從最薄弱的底部開始破壞,而內陷形的點陣結構破壞形式則為底部和頂部同時發生。

同時,靜力實驗還得到了壓潰過程中的應力-應變曲線,如下圖所示。立方形的結構在壓縮過程中,經過彈性變形階段就發生了脆性破壞;鉆石形結構和內陷形結構則比較相似,均經過了彈性和塑性變形兩個階段,最后達到致密階段。

對于點陣結構的動態力學性能,文中則采用了HPB(霍普金森壓桿)實驗進行測試,如下圖所示,分別是試樣與沖擊彈頭分離和粘合后的HPB實驗,沖擊頭還分別選取了兩種不同的材料:鋼和尼龍66,對應的沖擊速度分別在7.3-8.9m/s和175-191m/s之間。

實驗結果發現,對于單層的內陷形點陣結構,遠端面(黑線)和沖擊面(灰線)兩種沖擊方式結果相差不大,而沖擊彈頭不同時,鋼彈頭(左圖)的沖擊峰值為250MPa左右,低于尼龍66沖擊彈頭(右圖)的300MPa。
在此基礎上,又進行了5層點陣結構的HPB沖擊實驗。5層的鉆石形點陣結構實驗結果如下圖所示,兩種沖擊方式和沖擊彈頭的不同選擇,都會對試樣的應力-應變曲線造成一定的影響。

而5層的內陷形點陣結構實驗結果如下圖所示,沖擊面方式比遠端面沖擊導致更高的應力,尼龍66彈頭比剛彈頭能承受更高的應力。










陜公網安備 6103050200010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