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底以來,迎來新一輪航材及軍工板塊行情。6月25日我國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長征七號”發射成功;6月28日我國首架自主研制的噴氣式支線客機ARJ21-700飛機首飛;7月6日國產運-20大型軍用運輸機正式加入空軍服役。同時,從6月13日至7月8日,軍工指數漲幅14.85%、航空指數上漲8.56%,稀有金屬及軍工航天材料題材標的寶鈦股份(600456)上漲33.39%、西部材料(002149)上漲11.96%,遠超上證綜指的5.47%。
航空及海洋領域鈦材應用前景看好。
鈦合金具有高比強度和耐腐蝕性。航空鈦材可用在發動機壓氣機、風扇葉片、機艙、隔板、起落架等部位,有效提高飛機發動機的推重比。國產飛機使用鈦材的單機質量分數低于發達國家,未來五年大型國產運輸機等機型的鈦材消費仍是我國鈦材消費量的主要增量點。據測算完成C919客機500架次的訂單就需要鈦材近2萬噸,而2015年鈦材總消費量為4.7萬噸。海洋領域中鈦材可用在船身、發動機周邊及船內配管上,根據中國有色工業協會鈦鋯鉿分會公布的數據,2015年船舶領域消費增速達45%。
鈦材下游需求分化,普通鈦材消費增速放緩。
鈦加工材的消費量在航空航天、船舶、醫藥等高端領域出現大幅增長。航空航天領域的產品利潤率較高,根據中國有色工業協會鈦鋯鉿分會公布的數據,這一領域的消費量從2014年的4861噸增長至2015年的6862噸,增長幅度達41.2%,應用占比提高到15.7%。從總量上看,2011年以后鈦材消費量增速放緩,2015年消費量約為4.3萬噸,在傳統的化工、冶金、電力、制鹽等領域的用量呈現出不同程度的減少。
2015年普通鈦材產能利用率降低,有利于庫存去化。
目前80%的國產鈦材應用在民用領域,在2000年前后經歷了價格上漲和產能擴張,2015年行業景氣度低。由于供給過剩,2015年海綿鈦價格下降,生產企業陸續減產或停產,產能比2014年大幅降低了41.3%,全年平均產能僅8.8萬噸。2015年實際海綿鈦產量6.2萬噸,比2014年的6.8萬噸下降了8.5%,產能利用率為70.5%;實際鈦錠產量5.97萬噸,產能利用率僅44.25%。產能及產量變化緩解了前期供給過剩的壓力,有利于鈦行業去庫存。
2016年一季度鈦價波動,顯示供需結構改善。
在國內供需格局動態變化的共同影響下,今年上半年海綿鈦價格出現了持續近3個月的反彈,同期國際市場上海綿鈦價格未出現上漲,致使國內海綿鈦及鈦材的價格反彈未能持續,鈦鐵價格向下的趨勢未能從根本改變,其后海綿鈦價格反轉趨勢也未形成,今年第二季度海綿鈦價格再次下跌。一方面顯示國內供需結構已經出現改善跡象,一方面顯示庫存仍處于較高水平,鈦加工企業的壓力仍然較大。
未來航空鈦材放量,龍頭企業將率先扭虧。
我們判斷,民品鈦材已經觸底,2016年產能去化繼續推進,前期鈦錠庫存逐漸消解,供需結構改善。隨著國產機型的設計制造逐漸成熟,高端鈦材尤其是航空鈦材迅速放量,進一步改善行業的平均利潤。上市公司作為行業內龍頭企業,依靠技術認證及客戶資源優勢,將率先受益于航材放量。行業拐點已至,龍頭企業業績上升的趨勢明確,預計2016年全年將由負轉正,2017、2018年將有較好表現。









陜公網安備 6103050200010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