鈦合金鑄錠化學成分的均勻性是獲得良好性能的加工材和鈦合金削件使用可靠性的基本保證。
就目前已有的鈦合金而言,主要的合金元素有Al、Mo、Sn、Si、Zr、Cr、Cu、V、Fe九種。了解和掌握這些合金元素在真空自耗電弧熔煉和結晶條件下在鑄錠中的分布規律,通過采取適當的工藝措施,保證它們在鑄錠中的均勻分布,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通過對Ti—6Al—4V、Ti—2.5Cu、Ti—6.5Al—3.5Mo—2.5Sn—0.3Si、Ti—2.5Al—11Sn—5Zr—1Mo—0.25Si和Ti—6.5Al—2.5Mo—1.5Cr—0.5Fe—6.3Si等五種鈦合金鑄錠的解剖試驗,檢驗了合金元素在不同熔煉條件下的分布情況,并探討侶合金元素Cu的偏析及消除方法。鈦管
合金元素分成若干份,在壓制單元電極塊時,加入列海綿鈦中。在內單元電極塊拼焊成的對角線為450毫米的自耗電極中,合金元素在橫面上的分布如圖1所示。
自耗電極在真空白耗電弧爐中進行一次熔煉和二次重熔,并進行了三次重熔試驗。熔煉時的坩堝系列和主要工藝參數如表1所示。
根據真空自耗電弧爐鑄錠的結晶構造特征,解剖了鑄錠的典型模截頂。在剖數頂上,用φ1.5毫米鉆頭沿直徑每隔30—50毫米距離鉆孔取樣,分析了合金元素的含最值。對Ti—2.5Cu合金,進行了真空(1×10^(-3)毫米汞柱)與充氬(壓力80—120毫米汞柱)熔煉,高熔煉功率與低熔煉功率以及φ220毫米與φ622毫米鑄錠的對比試驗。









陜公網安備 6103050200010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