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有“空間金屬”和“海洋金屬”之稱的鈦正在打開深空、深海等高端領域應用市場。
記者從10至12日舉辦的2016中國國際鈦業展覽會上了解到,隨著技術研發日益成熟,航空航天、海洋工程、油氣管材等領域將為鈦下游應用帶來增長。其中,即將量產的國產大飛機、“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深海空間站等有望拉動鈦合金高端金屬材料的消費應用。
除了“上天”,鈦金屬還能“入海”。記者從會上獲悉,《“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提出的“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深海空間站,已經明確立項,正在推進下一步工作。而空間站主要建造材料為鈦合金,初步測算一個主站建設將消耗4000多噸毛料。
鈦合金能夠更快實現應用的領域或在管材市場。“鈦的下游應用突破口之一是管材,石油管道、船舶管道上都會用到,通常一口井油井管有50、60噸重,對鈦合金的應用量較大。”武昌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首席工程師張日恒告訴記者。
此外,國內的核電項目建設也將推動鈦材市場快速增長。鄒武裝說,目前,我國的核電發電量僅占發電總量的1%,計劃2020年達到4%,核電方面的鈦材需求量會有所增長。









陜公網安備 6103050200010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