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制件是指零件原設計用其他金屬材料(如鋁或鋼等)或其他成形方法(如鍛造、焊接、機械加工等)制造的,因需要改用鈦和鈦合金鑄造的零件。
首先,要明確為什么改用鈦和鈦合金鑄件;其次,對于重要的的類別和質量級別,以及各項性能的要求;第三,根據鈦和鈦合金鑄造的特性、鑄件結構各要素的設計要求,對零件各結構要素進行重新設計;第四,是進行成本核算和分析;第五,是改設計的過程中最好先與鈦的鑄造工作者協商確定。
每種成形方法對零件結構都有其工藝性要求,因此轉制時應當盡量使零件的結構滿足鈦和鈦合金鑄造的工藝性要求。
轉制鈦和鈦合金鑄造時,需要對零件各部分的壁厚進行修正。因零件各部分所承受的載荷不一定都相同,凡承載主要載荷的區域稱為主承載區域,是該零件的關鍵部分。承載載荷較小或不承載的區域,稱為非主承載區域,是非關鍵部分。
根據零件的形狀結構、尺寸大小和尺寸精度、最小壁厚、鑄件的重量以及各項技術參數和質量要求,確定合理的工藝方案,即選用造型工藝(鑄型系統)和澆注方式。主要有下列原則;對于尺寸比較大、壁比較厚、需要數量比較少但有一定批量的鑄件,選用搗實(砂)石墨型比較經濟合理。對于尺寸比較大、壁也較厚、形狀較簡單、所需數量只有一到幾件的鑄件,可選用機加工石墨型,或搗實石墨(砂)型與機加工石墨型結合的工藝;對于形狀復雜、壁很薄(、尺寸精度要求很高的鑄件,必須采用熔模精鑄工藝。
鈦和鈦合金鑄件在目前工業生產上采用的澆注方式只有兩種:重力澆注和離心澆注。重力撓注適用于重量和尺寸比較大、壁厚大于4-6mm、形狀簡單或形狀比較特殊(如各種直徑比較大的長管子)的鑄件,用機加工石墨型或搗實(砂)石墨型或金屬型(如人工關節);離心澆注適用于重量和尺寸適中(因爐子尺寸限制)、壁厚比較薄的鑄件,可采用機加工石墨型、搗實(砂)石墨型以及熔模精鑄型殼。宇航用的鈦合金鑄件和熔模精鑄件在國內幾乎全都是采用離心澆注,因為它有助于復雜薄壁鑄件的充滿,又能提高它的致密性和質量。









陜公網安備 6103050200010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