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嚴峻的市場形勢,攀鋼通過進一步強化市場與綠色發展理念,抓住主要矛盾與突出問題開展研發工作,加快推進重大科技成果轉化,多項科技成果成為未來的起跳點;主攻釩鈦,打造世界級釩鈦企業,新攀鋼形象初具雛形;苦練內功,做精鋼鐵,充分發揮攀鋼的傳統優勢;放活非鋼,樹立品牌意識,各單位主動出擊開拓市場……2016年,圍繞四大戰略,攀鋼啟動四輪驅動引擎,全力助推打勝控虧強基攻堅戰。
科技強企 打通課題轉化“最后一公里”
最近,攀鋼“一號工程”——高爐渣提鈦產業化項目示范線可研設計編制通過審查,進入初步設計和施工圖設計階段。該項目的工藝路線及關鍵設備均為國內外首創,無論是工藝路線的選擇,還是關鍵設備的設計,在國內外均無類似經驗可供借鑒,而且在科技轉化的開發過程中,必須確保新工藝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
負責該項目的60多名設計人員與研究院、攀鋼釩、鈦業公司等單位攜手,經過500多個日夜連續攻關,成功攻克關鍵技術難題。他們研發的多項科技成果為即將進入實際生產階段的高爐渣提鈦項目鋪平了道路。
據國家知識產權局網站發布的第十八屆中國專利獎評審結果,攀鋼“高強度耐大氣腐蝕型鋼的生產方法”發明專利獲得中國專利優秀獎。該發明專利技術在攀鋼成功應用,生產的高強度耐大氣腐蝕列車中梁鋼是我國唯一滿足重載列車中梁使用條件的鋼材,各項技術指標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在2016年四川省科技獎勵大會上,“攀鋼高端履帶板開發及生產技術集成”、“攀鋼2050mm熱連軋裝備功能提升及關鍵工藝技術集成與應用研究”獲一等獎;“攀鋼高爐煤氣余熱余壓利用技術研究”、“鋼軌斷面尺寸全長均勻性控制技術開發及應用研究”等5個項目獲二等獎;“攀鋼綠色煉鋼工藝技術研究”等14個項目獲三等獎。
高爐渣提鈦集成技術、大型氯化法鈦白技術、超高強汽車用鋼應用技術研究、高強高耐磨鋼軌性能基礎研究,以及航空、核電用鈦合金及釩鈦基功能材料開發和應用基礎研究等一批釩鈦資源綜合利用項目取得突破,對下一步研發和工業生產提供了支撐。
這些科技成果成功轉換的背后,是眾多攀鋼科技人書寫的一段奮斗傳奇。
主攻釩鈦 打造世界級釩鈦企業
釩鈦是攀鋼的特色,更是攀鋼的未來。胸懷國家使命,肩扛企業希望,一份沉甸甸的家國情懷鞭策著攀鋼。今天,攀鋼人正以奔跑的姿態在發展釩鈦產業的路上加速前行。
2016年初,四川省科學技術廳發出了關于攀西戰略資源創新開發試驗區第三批重大科技攻關項目招標公告。在13個重大項目中,攀鋼承擔了4個項目的牽頭研究任務。近3年來,攀鋼共牽頭承擔了試驗區三批19個重大科技攻關項目的研究任務,占試驗區重大攻關項目的33.9%。
2016年10月17日,在全國生鐵及鐵合金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召開的行業標準審定會上,攀鋼負責修訂的YB/T5304—2011《五氧化二釩》行業標準項目通過審定。這意味著攀鋼圓滿完成了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下達的標準修訂任務,標志著攀鋼在釩領域的標準化研究又取得新成果。
與以往不同的是,2016年,攀鋼“主攻釩鈦”不僅僅停留在學術研究和實驗上,更多的是變成實際舉措落地生根。氯化法鈦白項目攀枝花(一期)工程的建設,就是攀鋼轉型升級,把攀鋼建設成為以特強釩鈦為主導的釩鈦資源綜合利用世界級企業的重要舉措。
海綿鈦分公司6月份首次實現月產達,產品優等品率、正品率創歷史新高;全世界唯一一條流水式生產線鎂電解工序大循環穩定運行超7個月,精鎂日產量持續刷新,生產成本呈跳水式下降;氯化爐雙爐穩定運行11個月,其中3號爐平穩運行808天,創國內同行業運行新紀錄。
2016年11月25日,重慶鈦業新工廠投產,目標是打造中國硫酸法鈦白的模范工廠。該公司自主研發生產的R-248是重慶市高新技術產品和名牌產品;R-298產品品質可比肩世界先進水平,具有完全替代進口硫酸法產品和部分替代進口氯化法產品的能力,被譽為中國鈦白“第一品牌”。
由此可見,攀鋼的釩鈦產業已經逐步形成獨具核心競爭力的產業體系,充分體現了攀鋼作為攀西資源綜合利用技術開發骨干企業的責任,也為攀鋼打造世界級釩鈦品牌奠定了堅實基礎。
做精鋼鐵 孕育攀鋼扭虧脫困轉型發展新競爭力
日前,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對2016年度冶金產品實物質量認定“金杯獎”名單進行公示,西昌鋼釩申報的3項產品榜上有名。這3項產品分別是:焊接氧氣瓶用熱軋鋼帶、載重汽車車輪用熱軋鋼帶和鐵道車輛用熱軋耐大氣腐蝕鋼帶。繼2015年西昌鋼釩高強度P510CL車輪鋼榮獲冶金產品實物質量“金杯獎”榮譽后,2016年,西昌鋼釩申報的3項產品再次入圍“金杯獎”公示名單。
西昌鋼釩生產的汽車板是攀鋼的戰略品種。從2014年8月31日第一批960噸DC01冷軋汽車鋼發往汽車廠開始,攀鋼牌汽車用鋼逐步得到市場認可。如今,西昌鋼釩已經具備汽車車輪鋼、大梁鋼、結構鋼等25個系列110多個牌號的供貨能力。980兆帕高強度汽車用結構板和高表面質量要求的O5級汽車面板產品,能夠完整地供貨自主品牌乘用車。攀鋼在汽車用鋼領域已攻克了多項核心技術,順利通過6家合資汽車企業產線審核。這標志著該公司躍居西南首家獨具超寬幅冷軋汽車面板開發能力的大型鋼鐵聯合企業。
攀鋼釩根據“四大結構調整”部署,從重軌、型材和板帶三個方面做大做強獨有領先產品,增強產品市場競爭能力。在重軌鋼方面,加快貝氏體鋼軌及道岔軌鋼、PG5過共析鋼軌鋼等新產品的開發;大力開發滿足不同標準要求的出口重軌、耐蝕重軌、城市地鐵專用重軌鋼,進一步拓展市場。首次批量生產出口伊朗的60E1熱軋孔軌1萬余噸,產品合格率達到96%以上。
成都板材通過對用戶需求的準確識別,優化機組生產工藝,實現了家電(空調底盤)用熱鍍鋁鋅產品批量供貨,成為國內第一家實現該產品批量供貨的生產廠家。該公司的產品被國際知名品牌施耐德采用。
強化結構調整,提高品種質量,打造核心產品,提升鋼鐵產業的盈利能力。面對鋼市“寒冬”,直面價格“斷崖式”下跌,攀鋼以調結構、提品質、樹品牌、強服務為路徑,剛性推動了“做精鋼鐵”發展戰略落地。
放活非鋼 品牌影響力得到提升
“讓非鋼產業‘活’起來,突破口在一個‘放’字上,要放開手腳、放開束縛,讓非鋼企業走入社會找‘飯’吃。”攀鋼管理創新部負責人說。
作為攀鋼首個完全市場化運作的非鋼單位,積微物聯自2015年7月1日上線到2016年8月,線上交易量已達800多萬噸,交易額達230億元。尤其是2016年,積微物聯整合西部資源,成功整合成都零部件公司和重慶攀中伊紅公司,在成都和重慶打造專屬的高端智能制造中心,為VOLVO、TOYOT、大眾等知名高端汽車廠,以及長虹、萬控等國內知名企業提供專屬定制和配套服務。
2016年,積微物聯實現營業收入35億元,打造了西南最大的鋼鐵電商交易平臺和達海產業園綜合體。
當今,品牌已是一種商品綜合品質的體現和代表,一個好的品牌會給商家帶來很大的經濟效益。2016年9月10日晚,仁和廣場熱鬧非凡,生活公司在這里舉行“攀鋼食品萬元征名”頒獎晚會,現場揭曉了活動的20個中獎者名單,確定了攀鋼食品的新名字為“老食匠”,攀鋼生活公司開始了打造中國西部健康放心食品品牌奮斗歷程。
“轉換經營機制,創新發展模式……大力發展現代物流、現代城市服務、醫療康養等戰略新興產業,進一步提高工程技術、裝備制造等傳統非鋼產業的質量,打造新的利潤增長極。”聚焦放活非鋼發展戰略,攀鋼在積極主動拓展產業化經營新路上也邁出可喜步伐,不僅超市等現代城市服務實現了規模化、品牌化發展,文化、醫療、工程、運輸、教育等方面也不斷面向社會延伸自己的特色服務,攀鋼在非鋼領域的品牌影響力得到進一步提升。
下一步,攀鋼還將對非鋼產業整合。對非鋼產業的發展有所取舍,強者上,弱者下,進行二次改革。攀鋼非鋼產業不僅要“放活”,更要發展和壯大。各非鋼單位正按照“只進不退”的原則和“一企一策”的思路,積極謀劃,在新的一年里創造更好的業績。









陜公網安備 6103050200010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