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慶日報記者從兩江新區了解到,該區通航產業實現了五個全國唯一。目前,不但建成了國內首個官方授權認可的飛行服務站,還將向航空領域進軍,發展航空鈦合金和商業火箭項目。
據介紹,2012年之前,重慶通航產業幾乎為零,2012年兩江新區組建兩江航投集團,發展通航產業,經過5年打造,新區已引進皮拉圖斯、恩斯特龍等整機制造企業,中國民航飛行學院、兩江航空學院等航空學校,以及通航運營、航空金融、航空文化、航空信息化等全產業鏈體系。目前,兩江新區初步搭建了通航產業“制造+運營+服務”、運輸航空業動力“整機+零部件”、新型復合金屬材料“研發+制造+供應鏈”的全產業鏈發展格局。累計引進項目近20個,投資超過300億元。
兩江航投集團負責人稱,兩江新區通航產業在全國實現了五個唯一,即:國家發改委指定的唯一通航全產業鏈試點園區;唯一擁有通航3個品牌6個機型和1個在研機型的園區;唯一組網運營的低空飛行服務保障系統園區;唯一一家設立了通航專業融資租賃公司的園區;唯一擁有覆蓋通航私商照培訓和在役航線飛行員復訓及培訓的園區。
在有關管理部門的大力支持下,龍興通用機場還成為西南首個取得使用許可證的通用機場。重慶龍興飛行服務站(低空飛行服務保障系統)成為全國首個獲得民航管理部門授權認可的,具有通用航空飛行計劃申報、地方氣象數據接入、轉發和有關管理部門數據交互的飛行服務站,并于今年11月8日正式啟動試運行。
據了解,飛行服務站是通用航空飛行重要的保障手段之一,可為通用航空飛行及時提供飛行計劃服務、氣象服務、情報服務、告警服務、飛行支援、應急救援和其他相關支持的空中交通服務。隨著我國推行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目前,我國已建及在建的飛行服務站共10個。
值得一提的是,在國家產業布局允許前提下,兩江新區已開始拓展航天產業。目前,已成功引進了航空關重件、航空鈦合金、商業火箭、發動機葉片、航空內飾等一批航空航天先進制造業項目。其中,由重慶金世利鈦業有限公司投資24億元打造的航空鈦合金研發制造基地,達產后產值約30億元,主要研制和生產航空及燃氣輪機用鈦合金材料、鍛件、其他金屬材料,保障我國高端航空航天和燃氣輪機用鈦合金的供應,力爭在航空發動機、飛機結構和承力結構材料、航天用高溫和低溫鈦合金、燃氣輪機用鈦合金領域達到世界水平。該項目已于今年9月開工,廠房、設備等實現投資超3億元,預計明年5月建成,6月陸續投產。
商業火箭研制基地零壹空間項目,擬于2018年1月開工建設,其自主研發的固體發動機、姿軌控發動機計劃2017年底整機地面試車,預計2018年上半年進行驗證試驗,下半年完成民用火箭首飛,2019年開始量產。









陜公網安備 6103050200010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