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評: 主業收入穩健增長, 2017 年度利潤下滑主要是民品領域鈦行業產能過剩、匯兌損益、研發費用等增加所致。 2017 年度公司營業收入同比增長 14.58%,主要是由于公司適時調整營銷戰略、積極拓展國內外產品空間推動在航空、航天、艦船、化工等領域市場訂貨穩步上升,且傳統用鈦市場需求回暖;歸母凈利潤 0.21 億元,同比減少 41.72%,主要原因是:
( 1)民品領域鈦行業市場持續結構性產能過剩、競爭激烈、環境資源約束及成本上升等制約公司盈利能力;
( 2) 2017 年度受美元匯率大幅波動影響,匯兌損失同比增長 218.63%;
?。?3)為提升高端用鈦的市場占有率,公司進一步加大研發支出,研發費用同比增長 37.26%。 2018 年第一季度,公司進一步圍繞“做精軍品、做活民品”的發展思路,積極調整產品結構布局,開拓國內外市場空間,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 24.35%、歸母凈利潤虧損減少 0.28 億元。
鈦行業龍頭企業, 擁有國際先進的鈦材生產體系。 鈦行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對國防、經濟及科技的發展具有戰略意義,是支撐尖端科學技術進步的重要原材料產業。公司是我國最大的鈦及鈦合金生產、科研基地, 主導產品鈦材年產量位居世界同類企業前列。 作為行業龍頭,公司擁有國際先進的鈦材生產體系,主要產品為各種鈦及鈦合金加工材和各種金屬復合材產品,所生產鈦材產品廣泛應用在航空航天、艦船、化工、冶金、醫療等領域。
高端鈦材業內地位領先, 看好軍用鈦材產業長期發展。 公司囊括了進入世界航空航天等高端應用領域通行證, 是美國波音、法國空客等公司的戰略合作伙伴, 亦是國際第三方質量見證機構以及分析檢測基地,在高端鈦材產業地位領先。 高端鈦材附加值高, 公司正逐步提高高端鈦材產品比重,有望持續受益于我國航空、航天、船舶等領域軍用高端鈦材需求的快速增長。據中國產業信息網, 未來三年高端鈦材市場空間有望突破每年百億元,對應年均復合增速超過 56%,公司配套的鈦材加工需求或隨之較快增長,市場前景廣闊。
自主創新研發能力強,核心競爭力優勢明顯。 公司擁有多項國際領先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是我國鈦加工企業中首家 “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曾出色地完成了 8000 多項國家科研課題,取得科研成果 700 余項, 擁有國內一流的專家隊伍和高素質的員工隊伍。 公司獲得國家重點基礎材料技術提升與產業化重點專項“高精度鈦/鋯合金擠壓型材制備技術” 立項,項目完成后可增加公司高附加值產品比例,促進公司產業結構調整升級,提升公司核心競爭力。
并購收購運作積極,鈦產品線更趨完善。報告期內公司以0.35 億收購公司持股公司寶鈦法力諾剩余 60%股權。寶鈦法力諾主要生產鈦焊接管,公司鈦管業務有望因此進一步強化,有利于其進一步完善鈦產業鏈。與此同時,公司可以充分利用和發揮自身產業優勢,開發寶鈦法力諾新產品、新應用領域,改善其生產經營,實現更快發展。
盈利預測與評級: 考慮公司鈦行業領先地位及高端鈦材產業市場空間廣闊, 給予公司“推薦”評級,我們對公司 2018/19/20年的 EPS 預測分別為 0.39/0.61/0.83 元,對應 2018/19/20 年PE 為 52/33/24 倍。









陜公網安備 6103050200010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