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新材料產業的‘十二五’發展規劃對稀有金屬產業構成良好的政策支撐,預計鈦材需求有望進入快速增長的階段。”中投顧問冶金行業研究員安海軒表示。
作為我國最大的鈦合金及鈦材生產企業,寶鈦股份(16.46, -0.57, -3.35%)鈦材的國內市場占有率約20%,在航天軍工領域的市場份額逾六成。從公司業績來看,2011至2013年,其歸屬凈利潤分別為6169.44萬元、585.39萬元、1166.40萬元,同比分別增長1684.66%、-90.51%、99.25%。今年一季度公司實現歸屬凈利潤161.84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61.85%。
“寶鈦股份的業績與海綿鈦的價格緊密相關。在產能迅速擴張的打壓下,海綿鈦價格自2006年以來接連下行,導致公司業績并不太理想。”東北證券(8.30, 0.03, 0.36%)分析師陳炳輝表示。
由于鈦金屬能與鐵、鋁、釩等其他元素造出高強度的輕合金,已納入“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的大飛機、核電、南海開發、海水淡化項目等均廣泛用鈦。中銀國際證券分析師樂宇坤表示,目前公司產品主要分3大塊,軍用、出口、民用。今年公司軍品訂單明顯改善,估計全年超過2000噸,可能會創歷史新高,出口比較平穩,民品或虧損較大,但低價會刺激民用鈦的需求,逐步改善民品的盈利能力。
“從中長期來看,公司是國內領先的鈦加工企業,市場占有率高,并正在建設和投放高端鈦材產能。預計隨著海綿鈦行業供需基本面的好轉,特別是民航、軍工等需求回升,海綿鈦價格料將在明年回升,公司業績將走出低谷。”陳炳輝表示。
但有分析人士認為,若上游航空市場持續低迷,鈦材需求疲弱和行業產能過剩情況惡化,行業內無序競爭加劇將壓制鈦產品價格。另外,公司面臨著項目投產時間和產能利用率不及預期等風險,以及高端鈦材市場發展所需攻克的技術瓶頸。
從二級市場上看,自去年公司股價全年下跌28.69%之后,今年初以來,截至8月8日收盤,寶鈦股份表現強勁,股價同期大漲37.31%,跑贏同期上漲23.53%的稀有金屬板塊(申萬二級行業),在該板塊下屬的20家上市公司中,寶鈦股份股價漲幅靠前。目前公司市盈率(TTM)高達590.14倍,大幅高于75.85倍的板塊行業中值。
從主力持倉狀況上看,同花順(22.160, -0.23,-1.03%)數據統計顯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包括8家一般法人、1家保險公司和1家券商集合理財等10家主力機構持有寶鈦股份,持倉量總計2.49億股,占流通A股57.88%。其中,基金持倉與去年底相比,在增、減倉方面未有變化。
在公司股價跑贏行業指數后,截至8月初,共有4家機構發布評級,新增評級為中性;4家機構對寶鈦股份今年業績作出預測,平均預測凈利潤為2141萬元,平均攤薄每股收益為0.05元,照此預測,公司今年凈利潤較去年同比增幅為83.62%。









陜公網安備 6103050200010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