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項目于2012年8月開始實施,歷時兩年完成。項目圍繞國家對海洋工程、海水淡化、艦船以及電力等領域的重大戰略需求,針對我國在鈦及鈦合金帶材制造技術方面與國外先進水平差距較大、工藝流程長、生產成本高、高端產品依賴進口等共性關鍵問題,以降低鈦帶生產成本和提高品質為目標,通過產、學、研合作,首創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寬幅大卷重鈦帶無鍛造短流程軋制成帶關鍵技術。該技術通過縮短制造工藝流程和提高綜合成材率,實現了鈦帶的低成本制造以及產業化應用,打破了國外技術封鎖,支撐了國家戰略需求。
與傳統鈦帶制造技術相比,新項目通過改進熔煉技術后,降低了能源消耗、減少了環境污染,提升了我國鈦材深加工與技術裝備水平。項目技術成果在云鈦公司、攀大江公司等單位進行了工業化應用并建成兩條生產線,實現了多品種、多規格鈦及鈦合金卷帶穩定、批量的低成本制造產業化;產品在國內50余家單位實現應用并獲得廣泛認知和好評,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推廣應用前景廣闊。









陜公網安備 6103050200010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