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上午,由中共陜西省委網信辦、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中國網絲路中國頻道承辦的“‘陜’耀新時代 領航新絲路——讓世界傾聽陜西聲音”暨“砥礪奮進 國企擔當”主題采訪團走進寶鈦集團。

“讓世界傾聽陜西聲音”采訪團走進寶鈦集團 安鑫 攝
據了解,寶鈦集團目前是我國最大的以鈦及鈦合金為主的專業化稀有金屬生產科研基地,擁有鈦材、鋯鉿材、裝備設計制造、特種金屬等四大產業板塊,形成了從海綿鈦礦石采礦到冶煉、加工及深加工、設備制造的完整鈦產業鏈,是我國鈦加工材領域領軍企業,在我國航空、航天、海洋工程等領域擁有絕對的話語權和主導權。
“兩步走”戰略開啟寶鈦新征程
自1965年建廠以來,寶鈦集團以改革求生存、謀發展的腳步一直沒有停歇。黨的十九大剛一閉幕,寶鈦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王文生就宣布:“要以十九大精神為指引,開啟寶鈦發展新征程”,并具體提出了“兩步走”的戰略目標,第一階段:在3—5年內,實現主導鈦產品產量3萬噸、營業收入300億元。通過深化改革,煥發企業新的生命力和創造力,把企業發展成為具有較強盈利能力的國內一流企業,職工收入大幅增長,有較滿意的獲得感。第二階段:在8—10年內,實現主導鈦產品產量4萬噸、營業收入400億元,實現利潤的穩定增長,寶鈦集團成為世界航空工業和國內大客戶的主要供貨商,實現建成世界鈦業強企的宏偉目標。由此,寶鈦集團新一輪改革發展的大幕正式拉開。

寶鈦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王文生接受采訪團采訪 安鑫 攝
全方位改革助推企業釋活力
圍繞“兩步走”的戰略目標,寶鈦集團提出要以“五定”(定崗、定編、定員、定責、定薪)工作為抓手,推動包括管理體制、經營機制及人事勞資制度在內的全方位改革。明確了“做精軍品,做活民品”的發展思路,產供銷一體化、扁平化管理等一系列改革舉措。確立了試點單位先行,生產單位逐步鋪開,后勤機關隨后啟動的改革路徑。
在頂層設計中,積極推進1+N的改革模式,即以寶鈦集團為經營核心,派生出N個完全市場化的經營主體單位,根據實際情況,可以采用混合制、股份制、承包租賃或國有民營等多種形式,充分釋放各二級單位的活力,王文生在接受記者團采訪時說到。
多載體宣傳引導職工聚能量
王文生表示,廣大干部職工既是改革的“運動員”,也是改革成敗的“裁判員”,寶鈦集團領導班子、各級組織除在不同場合、不同層面,以不同形式宣講改革思路外,還以“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大討論為載體,組織干部職工聚焦企業突出問題,群策群力話改革、謀發展,進一步提升對改革的認知度、參與度。今年1月,公司改革的總體方案在職代會上得到一致通過。
此外,對各單位、部門制定了新的考核辦法,將過去年終考核模式變為季度點評,對平時工作進行實時跟蹤,及時體現,功過記載,定期獎懲,形成人人都行動起來、主動干事的生動局面。

寶鈦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王文生陪同記者團參觀寶鈦集團 安鑫 攝
全力度破阻探索改革新模式
改革必然會面臨各種問題、矛盾和阻力,對此,寶鈦集團董事長王文生擲地有聲地表態:就是再難改革也要向前推進,“骨頭”再難啃我們也要咬牙啃下來。
改革工作自開展以來,有效緩解了體制機制障礙對企業發展的束縛,發展新的生機和活力開始顯現。一位基層負責同志感慨:過去都是要求職工干活,現在是職工主動搶著干活。
“要我干”到“我要干”的轉變是寶鈦集團改革初步成效的一個縮影,截至2018年5月,寶鈦集團主導產品鈦材訂貨量同比提高6.74%,完成產值73.07億元,利潤同比減虧 5700萬,出口量同比提高52.23%。
陜西省省長劉國中、副省長陸治原在寶鈦集團調研期間,均對寶鈦集團的改革給予高度評價,并鼓勵寶鈦先行先試,為陜西省企業改革探索新模式。寶雞市委政策研究室深入寶鈦集團,就1+N的改革模式進行了專題調研。
王文生表示,改革是國有企業的唯一出路,下一步,寶鈦集團在繼續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的同時,還將不斷完善和校正改革過程中出現的偏差,讓改革更加科學、更有實效。借助改革涅槃重生的寶鈦集團將以新的形象、新的作為繼續引領中國鈦工業走好新時代的新航程。









陜公網安備 6103050200010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