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由國家、省、市出資引導,民營資本參與的陜西省新材料高技術創業投資基金(簡稱“創投基金”)在寶雞高新區揭牌成立。這只規模達2.55億元的基金不僅可向新材料高科技領域的創業者們提供風險投資,解決企業發展初期的融資難問題,而且在投資后,還將為企業提供一系列法律、政策、信息技術等增值服務,幫助企業走上發展的快車道。
為創新型企業注入“強心針”
記者日前在寶雞高新區采訪了解到,寶雞是國家新材料高技術產業基地,全市從事鈦及稀有金屬材料科研、生產、加工、貿易流通的企業多達400余家,全市鈦材銷售量在國內市場達到80%以上,在國際市場達到10%以上,成為享譽中外的“寶雞·中國鈦谷”。但是,產業在規模化發展的同時,還存在很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例如,不少企業在選擇產業方向上沒有明確目標,低水平重復建設現象普遍存在,導致行業整體水平不能得到提升。另一方面,從國家、省、市,到高新區管委會,政府財政每年都會安排一定額度的資金用于支持新材料企業創新,但由于僧多粥少,起不了大的作用,產業發展動力不足。
在這種情況下,為了引導企業向新材料產業的高精尖方向發展,陜西省新材料高技術創業投資基金應運而生了。這只基金規模為2.55億元,其中申請國家出資5000萬元,省政府出資5000萬元,寶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總公司代表市政府財政出資3000萬元,寶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高技術創業服務中心代表高新區管委會出資2000萬元,其余來源于社會資金。據介紹,該基金專注投資于符合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政策的新材料高技術領域具有高成長性的企業,且基金投向初創期、早中期的創新型企業的資金比例不低于基金總規模的60%。高新區創業服務中心主任畢新堂介紹,對于那些處于發展初期、并為了融資而四處碰壁的創新型中小企業來說,陜西省新材料高技術創業投資基金的落戶,無疑為他們注入了一劑“強心針”。
為科技型企業搭建新平臺
最先受益的寶雞市科迪普有色金屬有限公司,一次性獲得了創投基金3000萬元的支持,對于注冊資本只有50萬元的這家小企業來說,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無異于給企業搭建了一個“起飛”的平臺。
鉬鈮合金靶材是一種高科技材料,其技術含量高,市場前景好。寶雞市科迪普有色金屬有限公司雖然擁有該項技術的國家發明專利,并且在美國、日本、韓國對這項專利進行了成功的保護。但由于缺乏資金支持,這項技術一直以來沒有得到很好的應用。近年來,總經理陳玉柱為了這個項目落地,到處找人借錢,找銀行進行融資,始終是一無所獲。一次偶然的機會,高新區創業服務中心將該項目推薦給了陜西省新材料高技術創業投資基金。基金經理人住在企業,從企業技術水平、產品工藝、質量、人員結構、資產負債以及外圍的市場、環保等方面進行了長達40天的盡職調查。然后針對企業存在的問題開出了整改清單,讓企業從生產到管理一一進行問題整改。企業照單改進后,基金公司為企業提供了3000萬元的資金。目前,這筆資金已經劃到企業賬戶,并已用于購買設備,為正式投產做最后的準備。據介紹,這3000萬元投入后,企業明年的銷售收入將超過1個億,讓企業從此進入發展的快車道。
陜西省新材料高技術創業投資基金落戶寶雞,不僅增加了本地科技型企業獲得投資的機會,還可以投資為紐帶引進優秀人才和好項目落戶本地,成為寶雞招商引資的一大法寶。
趙玉林是清華大學的一名科研工作者,他手上有一項制造智能焊機的發明專利,這項專利可以將需要專業人士操控的復雜電焊機,變得和傻瓜相機一樣人人可以操控。同時,該項目還具有節能、環保等優勢。得知趙玉林在全國各地尋找資金讓項目實現規模化生產的信息后,為了將趙玉林和這個項目挖到寶雞,高新區創業服務中心為趙玉林提供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同時也將該項目推薦給了新材料創投基金。基金經理組織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的專家對企業進行了考察,提出將投資2000萬元建立智能焊機研發中心,并搭建生產平臺和銷售平臺等措施。基金的大力支持,讓項目落地沒有了后顧之憂,最終趙玉林同高新區達成了合作協議,項目落戶高新區。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因新材料創業投資基金而對寶雞青睞有加的還有蘇州某企業。因為該企業希望獲得新材料創業投資基金的投資,所以在眾多的競爭城市中選擇落戶寶雞,并已在第十八屆西洽會上簽署了合作協議。









陜公網安備 6103050200010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