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新疆首家年產2萬噸鈦及鈦合金全產業鏈項目在哈密建成試運行,預計在4月底可正式投產 。3月5日,在哈密市工業園區南部循環經濟產業園新疆湘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成品加工廠,工人們正在車間清掃場地、擦拭設備。成品加工廠是這家企業初級產品海綿鈦生產的最后一道工序,這套工序是目前全世界唯一海綿鈦全封閉破碎裝備。目前,車間已經進入試生產,預計到今年年底將實現滿負荷生產,產量可達到6000多噸。新疆湘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湘辰鈦業科技有限公司成品加工廠廠長劉霖告訴記者,他們成品廠主要就是在破碎設備,還有整個挑選的過程,對整個行業工藝進行了一些優化,尤其對破碎設備上,在俄羅斯進口設備的基礎上,他們進行了國內制造業的升級優化,在黃糊料,成品粒度的保證上,已經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據了解,新疆湘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正式生產后將成為目前國內、國際上最好的鈦生產企業之一。它的生產過程做到了水的循環利用,鎂的循環利用、氯的循環利用、鹽的再循環利用、渣的科學儲存、尾氣吸收等全產業鏈閉環循環的綜合利用。新疆湘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副總經理劉成文 我們目前我們整個公司的項目設計就和國家的環保政策(相符),我們現在是零排放,也就是所有產生的廢水,我們都實行了全流程的回收處理之后全部回收,沒有污染排放;廢氣經過檢驗達標后排放;廢氣廢液廢水,排放基本都符合,尤其是新疆需要的環保政策。
新疆湘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由湖南五江輕化集團有限公司出資,總投資76億元,主要產品為高性能鈦合金板材、高精度鈦合金管材,高質量寬幅大卷重帶材,是“航空航天裝備、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的關鍵性基礎材料,建成達產后,年可實現銷售收入31億元,實現利稅11.9億元,并可解決1957人就業 。新疆湘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成文介紹說, 整個三年艱苦的建設,在2018年年底全面完成了一期的建設任務, 從2019年開年之后,逐步啟動各工序的生產工作,現在已經有氯堿廠,四氯化鈦廠,還原蒸餾廠已經投入生產,現在逐步各個流程環節開始打通,預計在4月底實現全面達成目標。記者了解到企業建廠之初,就把人才隊伍建設作為發展的戰略重點,立足核心專業,從全國、全世界尋找復合型專業化技術人才和營銷人才,引進吸收了大批業內成熟技術人員。在國營企業從事6年鈦合金技術工作的趙小龍就被企業聘為鈦合金板材廠廠長。趙小龍介紹說, 出于兩個方面考慮,新疆湘晟是中國乃至全球在鈦領域,產業鏈最長,規模最大的民營企業,對于從事本行業的專業技術人員來說,是一個很好的平臺;另外從他從事鈦加工領域,他覺得中國鈦工業的發展未來還有很大的發展潛力,他也想利用新疆湘晟這個平臺能更好的在中國鈦加工行業做一些工作,做出一些成績來。在湘晟像趙小龍這樣被引進的技術人才還有很多,正是這樣的人才隊伍才建成了國際國內裝備水平一流、綜合競爭實力領先的鈦材生產基地。2016年該項目被列入國家重點建設項目調度平臺,是《中國制造2025》重點支持領域中“新材料”中的重點企業。









陜公網安備 6103050200010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