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暖風和的春日,行走在寶雞高新區,處處洋溢著激情飽滿、積極向上的生機和力量。項目工地上忙得熱火朝天,廠房車間里機器快速運轉,各企業爭相實現產銷“開門紅”…… 今年,寶雞高新區緊盯“高”質量,致力“新”發展,聚焦“強”引領,開放創新,全域突破,奮力譜寫新時代高質量發展新篇章。2019年,寶雞高新區總體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0%,工業總產值增長15%,工業增加值增長10%,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3%以上,在國家高新區考核中位次前移。
創新引領 聚力打造科技強區
過去一年,寶雞高新區緊緊圍繞高質量發展這條主線,建平臺、引人才、幫企業,各領域科技創新活力迸發,科技強區實至名歸。今年,寶雞高新區將下大力氣打造高質量升級科技強區。
規劃建設的寶雞創新港位于太公湖湖區西北角,被譽為寶雞未來發展的“創新源”“動力谷”“發動機”。建成后的寶雞創新港將成為一個高層次研發平臺和創新機構林立、創新資源豐沛、創新人才濟濟的公園式社區型創新港,計劃在寶雞五大主導產業領域內,引進研發服務機構50個、高層次研發團隊80個、高水平創業項目及團隊100個。“創新港項目的建設必將推進園區創新創業體系進一步完善,科技貢獻率進一步提升。”寶雞高新區科技局工作人員介紹說,今年將開工建設投資12億元、占地180畝的一期工程,吸引和布局一批高水平創新資源、國家實驗室、產業技術研究院、產業聯盟和專業化眾創空間。
與此同時,寶雞高新區將開展雙創載體提升工程,完善“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專業產業園區”的孵化鏈條,認定區級以上孵化器及眾創空間4家以上,全年新增孵化面積3 萬平方米以上,新增孵化企業30家。引進培育具有“專、精、特、新”特點的創新型企業集群,聚焦“高精尖專”緊缺人才,力爭全年引進培育各類人才100名以上。
寶雞高新區將成立知識產權聯盟、孵化器協會、高企協會,推動設立知識產權風險擔保運營基金,加大上市后備企業培育力度,力爭在“新三板”或“交易板”掛牌20 家以上。此外,還將依托激光、快速制造、數控機床等創新平臺,新引進3家國家級研發中心。
打造新業態 產業集群再升級
今年,寶雞高新區將力促“三個千億級產業集群”持續突破,緊扣絲路汽車名城目標,投資5億元實施吉利技改,力爭引進1-2戶品牌整車企業,加大汽車零部件引進力度,年內總投資44億元的法士特輕型商用車變速器等項目建成投產,爭取本地配套率達50%以上;圍繞寶雞·中國鈦谷品牌,重點抓好寶鈦技改等投資60億元的20個鈦及鈦合金產業項目,支持龍頭企業進軍高端領域,大力發展民用鈦;推動新一代智能機床、3D打印骨科內植物等智能制造產業快速壯大,加快裝備制造業名城建設步伐。
在此基礎上,寶雞高新區將全力打造新業態,促進新發展。總投資20億元的“華天LED芯片及封裝測試生產線”項目已達成投資意向,計劃建設4萬平方米的LED芯片及封裝測試生產萬級標準化廠房,主要生產半導體集成電路銅合金引線框架、高端集成電路封測用PCB配套等產品。“這個項目建成投產后,預計實現年銷售額30億元,實現稅收約1.5億元。”寶雞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說,今年,園區將以華天LED芯片及封裝測試生產線等龍頭項目為引領,瞄準半導體產業前沿領域,全力孵化通信、醫療、物聯網、信息安全等新領域,加強招引力度,在新一輪發展中贏得先機。
為了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寶雞高新區將投資6億元再建標準化廠房20萬平方米,謀劃啟動1500畝的科技新城中小企業創新園、600畝的新材料產業園等,依托園區孵化新業態,促進產業轉型。
全域突破 做靚寶雞城市新名片
今年,寶雞高新區將推動高鐵新城、科技新城、綜合保稅區等區域展新姿,構建寶雞國際化城市的窗口和名片。
建設高鐵新城,目的是依托寶雞南站交通樞紐,打造寶雞規劃標準最高、創新能力最強、城市形象最好、經濟最活躍的地標性新城區。今年,寶雞高新區將全力打造南客站中央商務區、石鼓山商業文娛新地標。謀劃建設民營經濟總部大廈和金融中心,打造企業總部基地。新建高新四路15萬平方米商業綜合體等,新城吾悅廣場年內投用。投資2.1億元新建11條城市道路,積極實施城市增綠、添園行動,大大提升城市品質。
在科技新城建設方面,寶雞高新區將對標雄安新區、深圳特區等,超前謀劃智慧城市、海綿城市、綜合管廊建設,將科技新城建成科技生態綠城;投資10億元建設科技新城三級醫養結合醫院,謀劃雙語國際學校,建設“水街”文娛經濟體等。此外,全力打通城市路網,切實抓好總投資10億元的24個新建續建道路工程。
綜合保稅區是寶雞外向型經濟發展的窗口。“去年以來,按照海關總署‘ 邊申報、邊建設,邊宣傳、邊招商’的指導意見,我們一邊積極做好申報,一邊著手基礎建設和招商工作,如今,寶雞綜合保稅區基礎設施已初見雛形,36家企業簽訂了入區協議。”據寶雞高新區招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寶雞高新區將加快建設“五大中心、七大園區”核心板塊,投資15億元建設“一環三橫三縱”7條道路和綜合服務大樓、公共保稅倉庫、標準化廠房、跨境電商、口岸作業區等重點配套項目,力爭引進1-2個支撐性重大項目。









陜公網安備 6103050200010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