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著“交流合作、科技進步、結構調整、創新發展”的主題,由河南、廣西、湖南、云南、江西、重慶、山西、安徽、湖北、陜西、四川、貴州、甘肅和新疆14個(省、市、區)有色金屬學會、協會主辦的2014中西部第七屆有色金屬工業發展論壇,于8月20日~24日在鄭州舉辦。據統計,上半年14(省、市、區)十種有色金屬產量1439.34萬噸,占全國總產量的72.62%。
中國有色金屬學會理事長康義,中國工程院院士邱定蕃,中國工程院院士、鄭州大學校長劉炯天,河南省科協主席霍金花,國家統計局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副主任潘建成等出席論壇。來自中西部14個(省、市、區)協會學會、大專院校、科研院所等單位的代表共270多人參加論壇。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副會長、河南省有色金屬行業協會會長、伊川電力控股集團董事長戴松靈主持論壇開幕式。
潘建成在會上作了《當前中國經濟走勢解讀分析》的專題報告,康義作了《2014年上半年中國有色金屬運行狀況》的專題報告。康義指出,今年1~7月,我國十種有色金屬產量增幅明顯放緩;無論是投資結構的優化還是節能降耗,成效都非常明顯。同時,在地質找礦和采選、冶煉、加工和新材料方面的科技創新也取得了新進展。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是,上半年我國規模以上有色金屬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24162.6億元,同比增長9.6%,實現利潤總額580.5億元,同比增長1.9%,實現了利潤由負轉正。表明了有色金屬工業和全國經濟一樣,發展進入了“新常態”。
邱定蕃、劉炯天、東北大學設計院副總工程師毛繼紅、多氟多化工股份公司董事長李世江、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曹和平、洛陽有色金屬加工設計研究院教授鄧憲洲分別作報告。
參加本屆論壇大會的各(省、市、區)代表,結合專家報告和會議主題,圍繞著中西部有色金屬科技創新成果及新經驗,有色金屬工業節能減排、循環經濟、綠色發展與環境保護的新進展和新思路,再生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有色金屬資源勘探、開發與綜合利用,有色金屬新材料、新設備及加工、低碳生產的新工藝、新技術,有色金屬工業應對風險的策略、產品市場的發展前景等,開展了廣泛交流互動。
據悉,中西部14(省、市、區)有色金屬學會協會商定,2015年第八屆中西部有色工業發展論壇將在湖北召開,由湖北省金屬學會承辦。









陜公網安備 6103050200010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