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陜西有色金屬交易中心正式掛牌運營,又一家有色行業電商平臺誕生了。此前,2009年,天津市渤海商品交易所成立運營;2011年4月,昆明泛亞有色金屬交易所開市交易;同年6月,南方稀貴金屬交易所開業;還有近年掛牌的山西省亞歐有色金屬交易中心、新疆博亞有色金屬交易所、廣東有色金屬交易平臺、包頭稀土交易所、東北亞金屬交易所……
電子商務,正在一步步向有色金屬行業走來,無聲地滲透產業鏈的每一個環節。
有色電商呈燎原之勢
據統計,2013年我國電子商務交易額已經超過10萬億元,而2013年全年國內生產總值約57萬億元,就是說,2013年我國電子商務交易額約占全國GDP的18%左右。
借東風唱大戲,有色行業電子商務發展也有燎原之勢。據新華網報道,陜西有色金屬交易中心掛牌當天實現1400噸有色金屬釩現貨交割,交易金額超過1億元。。而泛亞有色金屬交易所掛牌3年,累計成交額超過2218億,稀有金屬貿易總量超過18萬噸,資產管理規模超過294億,為實體經濟導入民間資本超過217億。據《南方都市報》報道,2012年,南方金屬交易所實物交割量約700噸,2013年約1000噸。。約占廣東本地用量的20%。其電子盤交易額更大,2012年是6227.76億,月均622億,2013年16622.2億,月均1385億。
這些數據只是冰山一角,蘭格金屬現貨交易中心總經理宋春雷對記者說:“在互聯網無孔不入的時代,未來金屬行業的發展也將呈現無商不電,無電不商的局面。”
助推產業轉型升級
電子商務最基本的特點是將原來的線下交易轉換成線上交易,改造傳統供應鏈,增加流通效益,減少流通成本。技術手段和模式創新,使得電商將供應鏈模式由供給導向變為需求導向,從而壓縮傳統供應鏈的冗余環節,實現效率提升。所以說,電子商務是對傳統產業鏈的轉型升級。
結合當前電子商務的大環境而言,有色金屬行業電子商務發展迅猛一個更主要的原因,取決于有色金屬行業當前的發展現狀和面臨的問題。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暴發以來,有色金屬價格一路下跌,市場一蹶不振,產能過剩問題尤為突出。當前有色金屬交易所的運作和目的之一,就是爭得金屬價格的“話語權”。通過金屬交易所這個電商平臺吸引更多的民間資本參與投資,助推了金屬價格回歸本位,使一些稀缺優勢金屬由“買方市場”向“賣方市場”轉變。實際上,在銦、鍺、鎵、鉍等稀有金屬品種上,泛亞價格已經引領全球價格,在稀有金屬產業的國際舞臺上發出了強大的中國聲音。
2013年11月19日,國家統計局與泛亞有色金屬交易所等11家企業共同簽署《國家大數據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成為國家統計局大數據合作平臺企業。同年,泛亞交易所也成為上海自貿區首批入駐企業之一,也是唯一一家有色金屬行業入駐自貿區的企業。
有色金屬行業電商平臺正越來越具有話語權。
在將自家產品在各大交易平臺掛牌上市的同時,有色金屬企業也在積極建立自身的電子平臺。中南大學從事電子商務研究的邵留國教授介紹,行業內的一些大型企業基本都在著手籌建自己的電子商務平臺,如銅陵有色集團正在考慮如何將期貨和銷售有效地結合起來建立自己的電商平臺。
蘭格現貨交易中心總經理宋春雷認為,有色金屬等原材料行業的電子商務模式,都是在供應過剩的背景下產生的。在買方市場時代,企業要實現轉型升級,優化供應鏈,在競爭中搶占商機,贏得市場,發展電子商務勢在必行。
緩解企業資金周轉難題
發展電商的另一個好處就是緩解企業資金周轉難題,優化企業現金流,尤其是避免傳統交易模式下面臨的債務糾紛和企業三角債問題。電子商務可以忽視傳統的消費半徑,實現陽光化銷售,買賣雙方可以直接對接。據渤海交易所的工作人員介紹,該交易正在積極與央企對接,協助一些央企進行改革,協助央企解決庫存積壓,資金管理等問題,并引導其順暢開拓電子商務市場。比如金川集團鎳產品、寶鈦集團的鈦產品、洛鉬集團的鉬產品等大型有色企業的產品,都有在各交易所掛牌銷售。未來可能還會有更多的有色企業通過電商平臺購銷售以及采購,甚或是融資。
在有色金屬行業,大部分企業都要通過銷售公司也就是批發商等多個環節,才能實現最終消費,尤其是中小批量的用戶很難從廠家直接進貨,電商的置入,最大程度降低了中小型需求市場的采購成本。
目前,有色金屬行業電子商務還剛剛起步,值得探討的地方還很多,但是整個商品的電子商務環境已經比較成熟,所以在有色金屬行業發展電商平臺,我們既要借鑒其他行業以及國外電商發展經驗,又要結合有色金屬行業自身性質因地制宜。
2014年,是十二五規劃關鍵之年,是我國全面深化改革的開局之年。2014年,更是有色金屬行業電子商務之元年。電子商務將為傳統的有色金屬行業帶來了怎樣的變革?我們拭目以待。









陜公網安備 6103050200010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