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人體植入用材料,除了具有良好的機械性能和和耐腐蝕性外,還應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廣泛使用的外科植入用金屬材料有不銹鋼、鈷基合金和鈦合金三大類,鈦合金因其強度高、比重小、生物相容性好和優良的綜合力學性能被越來越多地應用于外科植入醫用領域。20世紀50~60年代Ti-6Al-4V合金已在國外醫用領域得到應用,我國醫用Ti-6Al-4V合金臨床試驗研究始于20世紀70年代末,目前市場使用需求仍然很大。科研人員研究了不同軋制溫度對Ti-6Al-4V合金顯微組織和力學性能的影響。
試驗用材料的鑄錠經真空自耗電弧爐熔煉,再經過3150t水壓機鍛造成板坯,試驗材料的化學成分為Al含量5.92~5.98,V含量4.02~4.00。
板材的生產經過電阻加熱爐、1200mm四輥可逆式熱軋機。在相同變形量和軋制工藝的前提下,在相變點以下分別采用940℃、850℃、800℃的溫度軋制為厚度5.5mm熱軋板材,用相同的熱處理制度處理后取樣,進行顯微組織和力學性能的分析。試驗結果如下:
(1)通過顯微組織的對比可以看出,三種軋制溫度均能獲得等軸的兩相組織,而在相同的變形量下軋制溫度越低,晶粒越細小,這是因為軋制溫度越高,其變形熱也越大,晶粒回復和長大速度也越快,因而在同樣的冷卻方式下,晶粒較另兩種軋制溫度的晶粒粗大,其中800℃溫度軋制的板材,晶粒最細小。通過顯微組織的比較,軋制溫度在800~850℃范圍軋制時,能夠獲得更細小晶粒的顯微組織。
(2)通過對所測得的性能數據分析發現,三種軋制溫度,在經過相同的熱處理后,強度隨著軋制溫度的降低而提高,而延伸率有所下降。這是因為,晶粒細小可以起到細晶強化的作用,而850℃和800℃軋制板材的力學性能較為接近,從顯微組織可以看出,這兩種溫度的組織接近,都為等軸細小兩相組織。









陜公網安備 6103050200010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