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化和澆鑄條件是影響鈦合金棒流動性的重要外在因素。提高澆鑄溫度是改善和提高流動性的最有效方法。為了提高金屬液的澆鑄溫度,對于目前經常用于鈦合金棒熔化的電弧凝殼熔煉方法而旨,通常要采用加大熔化功率的辦法,增大凝殼爐熔化的功率,即增大輸入的電流強度,可以增大所熔化金屬的過熱溫度,特別是熔池表面和澆鑄濃流的溫度,當熔煉時的電流強度為5—6kA時,金屬液被平均過熱了60一80℃。
這表明隨著輸入功率的增大,金屬液的溫度提高。增加鈦合金棒濃的過熱度對流動性的影響,可以看出,將鈦合金棒液的溫度提高100℃,可以使得流動性試樣的螺旋長度加長70mm,增加了14%左右,雖然鈦合金棒液流動性增加的趨勢并不顯著,但與鋁合金和鋼鐵材料比較,它們具有相似的規律。欽合金的澆鑄方式也對流動性產生影響,當金屬液在電弧不停時進行澆鑄,由于電弧的存在減少了金屬液輻射熱量的損失以及能夠吸收電弧的“附加”熱量,則可以提高鈦臺金棒液的流動性。金屬液在坩堝內的停留時間長短也會造成流動性上的差別。









陜公網安備 6103050200010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