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課題為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下達的《2015年工業轉型升級強基工程》項目,編號為TC150B5C0,分包號02,實施承擔單位為青海聚能鈦業股份有限公司,參研單位為北京工業大學、中航工業北京航空工程研究所。項目實施計劃期為2015年7月至2019年7月。新型耐650℃以上高溫鈦合金材料項目被列為我國鈦行業最具挑戰性的科研課題之一,也是解決我國航空發動機關鍵材料的基礎項目。
隨著航空工業的發展,新一代航空發動機對鈦合金的使用溫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鈦合金600℃的使用溫度是高溫鈦合金發展過程當中遇到的最大“熱障”,國際上尚未有成熟的超過600℃以上航空發動機用高溫鈦合金。此項目的實施,將突破我國耐500℃以上高溫長時間使用的鈦合金技術瓶頸。耐650℃以上高溫鈦合金的成功研發與生產,將對我國高尖端裝備領域,尤其是航空航天發動機領域的高標準需求材料水平予以有效提升。
1、成功研制了新型耐650℃以上高溫鈦合金材料,并對其進行了性能檢測與加工模擬測試。
2、完成了年產300噸新型耐650℃以上高溫鈦合金中試生產線的建設,并實現了核心設備——電子束冷床熔煉爐全套設備國產化。
3、打破國內傳統鈦合金的VAR單一生產模式,發揮EB爐的技術優勢,形成EB+VAR的雙聯生產工藝。突破航空高溫鈦合金的生產技術瓶頸,提升我國高端鈦合金材料的研發水平,促進航空材料的發展,為我國航空事業的發展提供助力。
4、將填補我國航空航天發動機用耐高溫鈦合金材料的生產空白,為后期通過航空航天材料安全性能測試與評價創造條件,解決我國航空發動機上部分特殊性能鈦合金研發、生產及應用等提供技術支撐,緩解我國在航空航天高端發動機材料長期依賴進口的局面。
5、同時實現了EB爐全套設備國產化的目標,使EB爐設備的技術完全自主掌握并形成了產業化條件,打破了國外對相關設備與技術的壟斷與控制,對我國關鍵設備國產化進程以及鈦及鈦合金工業化進程的加速推進產生了重要意義。
6、已授權發明專利3件。









陜公網安備 6103050200010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