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從大慶油田永樂油區源29-5井傳來喜報:隨著最后一根鈦合金鉆桿從井下取出,標志著國內超短半徑水平井的井眼曲率半徑新紀錄產生,而實現這個技術突破的利器——鈦合金鉆桿由石油管工程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管研院)牽頭,聯合國內中世鈦業企業研制。
超短半徑水平井是充分挖掘油氣資源,提高油氣資源采收率,減少鉆井成本的重要技術手段。由于小井眼套管尺寸、油氣層資源薄層及其他復雜地層等的苛刻條件,水平井的井眼彎曲半徑受到限制,尤其是小井眼套管內的側鉆和超短半徑水平井側鉆,對鉆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鈦合金鉆桿具有優良比強度高、耐蝕性優異、彈性模量低等優點,是解決相關技術難題的有效手段。管研院面對國內超短半徑水平井開發的迫切需求,從2019年起和大慶鉆探深入合作,將鈦合金鉆桿應用于超短半徑水平井的設計和施工,與中世鈦業、渤海能克等企業一起突破了鈦合金鉆桿材料、結構、螺紋、井下測井工具組合及與螺桿連接等多個技術瓶頸。2020年7月6日起,管研院技術人員在大慶施工現場連續上井服務25天,成功在大慶油田永樂油區源29-5井1655米深實現了超短半徑水平井鉆井,突破了國內超短半徑水平井的井眼曲率半徑極限,鉆井滿足設計要求。
據介紹,鈦合金鉆桿在大慶超短半徑水平井的成功應用,不僅為管研院鈦合金管技術從實驗室走向現場,實現規模化應用提供了重要經驗,更為我國淺層油氣資源的進一步開發、保障國家能源戰略安全提供了新的技術保障。









陜公網安備 6103050200010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