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朋友圈看到云南國鈦金屬、新疆湘潤新材等海綿鈦企業開啟漲價模式。在原有的基礎上紛紛上調2000元/噸。海綿鈦自從去年年初的7.5萬/噸將至年底的5萬元/噸左右,直至年后都在5.2萬上下徘徊,按理來說,在全國海綿鈦企業產能持續擴大的的情況下,都應該以穩價格為主,那么為什么節后反市,國內海綿鈦企業開啟紛紛漲價模式呢?最后我在網上找了相關資料,歸納總結,大致可能有以下幾個原因。第一、節后鈦白粉市場持續走高,鈦礦價格上漲,成本原因促使部分海綿鈦企業上調價格,企業也停止對外報價。第二,下游市場旺季即將來臨,需求可能會增加,海綿鈦企業也有漲價的意愿,可以理解,企業也是想要利潤最大化。第三,節前個別海綿鈦企業訂單充足,由于假期影響,整體產量有所縮減,市場現貨供應緊張。第四,部分下游鈦材加工企業為了應對市場變化,紛紛開始囤積原料。第五,全國兩會的召開應該將會對國內經濟的發展起到積極作用。預計大批重大項目將會上馬,對鈦材料和裝備需求增加。總的來說海綿鈦價格上漲,說明鈦材的應用市場需求依然活躍旺盛,鈦景前途燦爛。
高清鏈接(微信公眾平臺):
https://mp.weixin.qq.com/s/8ebHtfaJWpJIqU2kcQXmQQ

陜公網安備 6103050200010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