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綿鈦再次迎來漲價
據行業媒體報道,3月26日海綿鈦報價已上調至6.8萬元/噸,重回2020年4月水平,成交價也站上了今年新高。下游寶雞鈦材加工生產企業紛紛提高了鈦材料價格,各類材料平均上漲20-30元/公斤。
鈦產業鏈主要分為兩條。全球90%以上的鈦精礦用于生產化工涂料鈦白粉,其產業鏈為:鈦精礦→四氯化鈦→鈦白粉。
5%左右的鈦精礦用于制造海綿鈦,進一步加工為鈦材,其產業鏈為:鈦精礦→四氯化鈦→海綿鈦→鈦錠/鈦合金→鈦材。
兩個產業領域上游共用鈦鐵礦、金紅石等礦產資源。
據悉,在2020年新冠疫情沖擊以及逆全球化趨勢的影響下,九成鈦材應用的航空航天和工業領域遭受沉重打擊。疊加供應端產能過剩,海綿鈦的價格一路走低。至7月低點,1級國產海綿鈦市場報價區間在4.8-5.0萬元/噸。相較于2月的8.0-8.1萬元/噸,價格下跌已近四成。但從8月起,下游市場回暖,龍頭企業開始提價,行業迎來反轉。
海綿鈦下游應用市場廣闊
價格有望進一步提升
鈦是一種銀白色過渡金屬,具有熔點高、比強度大、生物相容性良好、耐蝕性強等優秀物化性質,目前被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國防軍工、醫療生物以及石油化工等高端領域。較為人熟知的產品有飛機機身、航天器及其發動機、以及人造骨胳等。
海綿鈦是鈦材等鈦產品的上游原材料,制備方法是由四氯化鈦與金屬鎂通過金屬熱還原反應生成。近期,隨著鈦產業鏈上中下游產品價格的全面上調,海綿鈦價格有望實現進一步上漲。
五礦證券表示,作為鈦材的重要原料,海綿鈦價格和產量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行業景氣程度。在全球航空業遭受沉重打擊的背景下,鈦產業極有可能處于短暫蕭條期。短期來看,海綿鈦過剩產能處于緩慢消化階段,其價格將受到一定壓制。中長期來看,化工鈦材需求逐步恢復,軍品鈦材放量趨勢明晰,軍品小顆粒海綿鈦供給偏緊有望助力價格觸底反彈,預計未來2-3年,海綿鈦的價格區間將維持在6萬元/噸-7.5萬元/噸。
鈦市場未來將由高端需求主導
由于鈦合金的加工十分困難,目前全球僅有五個國家掌握完整鈦材加工制造工藝,中國鈦材產量位居全球第一。不過相較于軍用航空鈦材生產占據主導地位的美、俄,民用鈦材優勢明顯的日本;我國高端鈦材制造能力尚淺,鈦材大部分為初級產品,應用領域也相對中低端。航空航天、船舶制造等行業高端用鈦比例與全球鈦材需求結構相比偏低,未來增量空間廣闊。
業內人士表示,產量決定價格走勢的時期已經過去,鈦市場未來將由高端需求主導。隨著“十四五”規劃和軍隊現代化建設進入加速期,軍工裝備等高端領域用鈦將大幅提升。國家深海發展計劃和大飛機發展國產化穩步推進,下游高端鈦材需求增長將倒逼上游海綿鈦供應結構不斷改善,未來高端海綿鈦將成為市場主流。
海綿鈦產業鏈上下游個股名單出爐
據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A股市場布局有色金屬鈦產業鏈的上市公司共11家。今日盛和資源早盤漲停;安寧股份、西部材料等6股上漲,其余個股今日小幅度回撤。
從年度業績來看,已公布年報或業績預告的公司共有7家,其中6家實現業績同比增長。盛和資源以170.5%的增幅居首;西部超導位居第二,增幅134.47%;寶鈦股份增幅54.16%,名列第三。
西部超導在業績快報中表示,公司2020全年實現歸母凈利潤3.71億元,主要系公司高端鈦合金材料、超導產品以及高溫合金材料銷售收入增長較快所致。寶鈦股份則實現歸母凈利潤3.7億元,公司業績增長的主要原因則是航鈦產品訂貨和銷售額同比有較大提升,產品毛利率有所提高。
此外,寶鈦股份是中國產能最大、產業鏈最完整的以鈦及鈦合金為主的稀有金屬材料專業化生產科研基地,鈦材產量常年位居全國第一。截至2020年底,公司已具備3萬噸/年的鈦鑄錠、2萬噸/年的鈦材以及1萬噸/年的海綿鈦年產能。

鈦白粉產業龍頭的龍蟒佰利是一家致力于鈦、鋯精細粉體材料研發和制造的無機精細化工集團。公司現有80萬噸鈦精礦產能,預計將大幅受益于鈦礦的高景氣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