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鈦原料端崩跌成為市場焦點,攀西地區鈦精礦塌方式下跌,受影響國外進口礦也無人接盤。供需失衡是主因。供應過剩:承德、云南地區庫存高位,部分礦企庫存周轉天數超過30天;需求萎縮:鈦白粉企業開工率降至58%,創年內新低,海綿鈦企業原料采購量減少20%。云南、四川地區獨立酸溶渣生產企業已全面停產,高鈦渣企業陷入“生產即虧損”困境。虧損面已擴大至60%以上的中小企業,行業洗牌加速。
隨著市場進入淡季,下游民品采購謹慎,中小企業庫存待消化,海綿鈦市場報價雖維持堅挺,但實際成交價格已有松動跡象。因前期海綿鈦價格連續上調,下游多有備貨,當前市場供需逐漸失衡,后期民品庫存或進一步承壓,海綿鈦價格已進入下跌通道。
供需失衡成為核心矛盾。供應端,盡管攀西地區部分礦企因原料短缺減產,但全國鈦精礦現貨庫存仍處高位。需求端更為嚴峻,鈦白粉企業開工率持續下降,部分工廠甚至提前進入設備檢修期。海綿鈦廠家新單簽訂量銳減,導致原料采購需求進一步萎縮。
“現在采購量只有正常時期的六成。”云南某鈦材加工廠采購負責人透露,這種謹慎態度直接反映在市場成交數據上——多數產品呈現“報價暫穩、成交清淡”的特征。
一、海綿鈦:價格橫盤下的暗流涌動
海綿鈦市場表面平穩,實則暗藏危機。本周0級海綿鈦均價維持在52000元/噸,表面報價區間5.2-5.3萬元/噸,但實際成交價已滑落至5-5.2萬元/噸。值得注意的是,上游原料四氯化鈦價格已松動,海綿鈦成本支撐減弱,為后續降價埋下伏筆,再加上下游采購萎縮,海綿鈦已開啟下跌的可能。
二、民品市場斷崖式下跌:民用領域訂單量驟減20%,主要因化工設備、海洋工程等終端需求疲軟。生產企業雖維持開工,但庫存周轉天數大幅度增長,部分廠家開始協商延長原料付款周期。
三、軍工需求逆勢托底:航空、航天領域鈦合金訂單保持15%同比增長,支撐高端海綿鈦需求。但軍工產品嚴格的認證體系導致資源向頭部企業集中,中小企業獲取訂單能力持續減弱。
1.純鈦民品遭遇寒流。鈦板坯需求降幅最為顯著,主要因石化、電力行業項目延期,導致厚度20mm以下板材訂單減少約25%。鈦管市場同樣受化工項目投資放緩影響,中小口徑管材成交萎縮。
2.高端鈦合金逆勢上行。航空用TC4、TC11鈦合金棒材需求穩定增長,龍頭企業保持滿產狀態。值得注意的是,3D打印用球形鈦粉訂單量同比增長10%以上,主要受益于航天零部件制造技術升級。
四、重大新聞
1.某大型鈦礦企業宣布減產:為應對市場價格下跌和庫存壓力,國內某大型鈦礦企業宣布將在未來三個月內減產15%。該企業表示,此次減產是為了調整市場供需關系,避免價格進一步下滑,同時也是對環保政策加強的響應,通過減產進行設備升級和環保改造。
2.軍工企業與鈦材供應商簽訂長期合作協議:某軍工企業與國內知名鈦材供應商簽訂了為期五年的長期合作協議。根據協議,供應商將為軍工企業提供穩定的鈦合金材料供應,以滿足其日益增長的裝備生產需求。這一合作不僅保障了軍工企業的原材料供應,也為鈦材供應商提供了穩定的市場份額,促進了產業鏈上下游的協同發展。
3.新興企業進入鈦粉應用領域:一家專注于新能源材料研發的新興企業宣布進入鈦粉應用領域,計劃投資建設一條年產500噸的鈦粉生產線,主要用于生產電池級鈦粉。該企業表示,看好新能源領域對鈦粉的市場前景,將通過技術創新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品競爭力。
五、市場變化預測
從目前市場趨勢來看,海綿鈦市場可能繼續面臨下行壓力。上游鈦礦價格的持續下降將進一步壓縮海綿鈦的成本空間,而下游民品市場需求若無明顯改善,庫存積壓問題將更加嚴重,價格或有較大幅度下調。軍工需求雖能提供一定支撐,但難以改變整體市場格局。
鈦材方面,上游原材料價格下跌雖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成本壓力,但下游市場需求的分化,尤其是民品市場需求的大幅降低,給整個市場帶來了較大挑戰。軍工領域需求的持續旺盛成為市場的亮點,但難以完全抵消民用市場的低迷影響。敬請關注【鈦之家】市場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