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傳統的暑期淡季,9月的第二周,國內鈦金屬市場整體步入一個“預期升溫、現實驗證”的關鍵過渡期。本周市場整體呈現出“原料持穩、成本支撐、需求初顯暖意但傳導尚需時日”的復雜格局。下游石化領域重大利好消息頻傳,為市場注入了強勁的遠期信心,但當前的實際采購仍以剛需為主,多數鈦材品種價格保持穩定,市場正在靜待“銀十”旺季需求的實質性兌現。
一、市場綜合變化:預期引領,穩中蓄勢
本周,海綿鈦市場在原料成本穩定和需求逐漸回暖的支撐下,價格有望保持穩定,出貨情況可能會有所改善。鈦及鈦合金鑄錠、鈦板坯、鈦板帶(卷)材、鈦棒線材、鈦管、鈦粉等細分市場,也隨著整體市場需求的增長而呈現出積極的發展態勢。不過,需關注鈦礦價格波動對成本的影響以及市場競爭加劇可能帶來的價格壓力。
二、各細分市場數據變化分析
1.海綿鈦:供需平衡,價格堅挺
本周海綿鈦市場繼續扮演“穩定器”的角色。根據鈦之家調研,截至9月12日,國內0級海綿鈦主流含稅報價穩定在4.9~5.1萬元/噸,1級海綿鈦主流報價維持在4.8~5.0萬元/噸。市場呈現“供需兩淡”但“挺價意愿強烈”的特點。供應方面,主要生產企業產量充足,工廠庫存雖存在壓力但尚在可控范圍內。需求方面,下游鈦錠冶煉廠對海綿鈦的采購仍以執行長單為主,新增散單成交量一般。然而,由于原料鎂錠和四氯化碳價格持穩,海綿鈦生產成本高企,企業虧損壓力巨大,因此普遍表現出強烈的挺價心態,不愿降價銷售。市場觀望氣氛濃厚,買賣雙方處于僵持博弈階段。
2.鈦及鈦合金鑄錠:需求回暖,價格跟穩
鈦鑄錠市場作為承上啟下的中間環節,本周感受到了初步的暖意。隨著下游材廠為潛在訂單做準備,對鑄錠的詢價和采購活動較8月有所增加。主流TA1鑄錠價格報于5.5~5.8萬元/噸,價格與上周持平。合金錠(如TC4)價格同樣保持穩定,報于5.8~6.1萬元/噸。鑄錠企業反饋,訂單情況雖未出現爆發式增長,但已擺脫了最低迷的時期,排產計劃趨于穩定。成本的剛性支撐使得鑄錠價格易漲難跌。
3.鈦板帶(卷)材:平穩運行
鈦板帶市場運行平穩,價格未見明顯波動。板帶(卷)材市場則直接受益于石化復蘇預期。化工容器、波紋管等領域的潛在需求被市場廣泛討論,但當前的實際訂單落地和提貨速度仍偏慢。本周熱軋卷(TA2)(黑皮)價格穩于5.9~6.1萬元/噸,冷軋卷(TA2)價格穩于6.3~6.6萬元/噸。廠商多持樂觀態度,但庫存管理依然謹慎,以應對后續可能的需求變化。
4.鈦棒線材:分化運行,棒材穩中偏強
鈦棒材市場表現相對穩健,尤其是用于石化領域緊固件、軸類的大直徑棒材,關注度提升。TA2鍛軋圓棒(φ80~120mm)價格維持在8.5~9.0萬元/噸。相比之下,鈦線材(主要用于焊絲)市場則相對平淡,價格波動有限,整體跟隨原料成本運行。
5.鈦管:需求亮點,期待兌現
鈦焊管和無縫管是石化項目中最直接受益的品種之一。本周市場對鈦管的關注度顯著提升,多家管材企業表示接到了來自設計院和終端用戶的新一輪詢價,內容涉及換熱器、管道系統等。然而,從詢價到訂單簽訂仍需時間。目前,鈦焊管(TA2)價格報11.5~12.5萬元/噸,無縫管(TA2)價格報11.5~12.5萬元/噸,價格持穩。市場普遍預期,鈦管將成為下階段需求釋放時最先反彈的品種之一。
6.鈦粉:穩定窄幅運行
3D打印及粉末冶金領域的需求增長具有長期性,但短期波動不大。本周球形鈦粉(PLASMA)價格繼續在22.0~24.0萬元/噸的區間內窄幅震蕩,市場成交以少量高頻為主,整體格局穩定。
三、本周鈦金屬重大新聞匯總
>綠色石化大會將于十月召開,鈦材迎新增長極:確認將于10月在廣東茂名召開的“綠色石化與新材料產業融合大會”成為本周最大利好。大會將匯聚茂名石化、東華能源、中廣核等巨頭及多家頂級設計院所,旨在推動產業融合,為鈦材在耐腐蝕設備、高端裝置中的應用打開全新市場空間。
>粵西石化產業集群加速形成:以茂名為核心的粵西地區正成為中國石化產業的新高地。除國內巨頭加大投資布局外,國際化工巨頭德國巴斯夫、石油霸主沙特阿美的重大項目相繼落戶,一個世界級的石化產業集群正在形成,其對高端鈦材的長期、巨額需求奠定了市場未來幾年的增長基礎。
>上游鈦礦報價小幅探漲:本周國內部分鈦礦供應商報價出現小幅上調,幅度約在20-50元/噸。雖然實際成交跟進緩慢,但此舉表明了原料端對后市的看好態度,也進一步鞏固了鈦產業鏈的成本支撐。
四、下周市場變化預測
展望下周(9月15日-19日)市場:
價格走勢:預計各品種鈦材價格將繼續以穩為主。在成本支撐和強烈預期下,價格難以回落。若下游詢盤持續轉化為實際訂單,不排除部分緊俏品種(如特定規格的鈦管、鈦板)出現試探性上漲的可能。
需求端:市場將密切關注茂名大會的后續影響以及石化項目的招標進展。下周是9月下旬的關鍵時期,若能有更多前期詢盤落實為采購合同,市場情緒將得到極大提振,成交活躍度有望上一個臺階。
市場心態:觀望情緒仍將主導市場,但信心會繼續增強。貿易商和生產商的備貨意愿可能會隨著利好消息的發酵而逐步增強。
五、綜合總結
9月第二周,鈦金屬市場正處于“山雨欲來風滿樓”的前夜。市場的穩定并非一潭死水,而是在成本線與需求預期之間構建了一個堅實的平臺。成本支撐(海綿鈦、鈦礦堅挺)是市場的“壓艙石”,需求預期(粵西石化集群的宏偉藍圖)是市場的“催化劑”。
當前的平靜,是下游用戶在消化信息、籌備項目,也是上游生產商在穩固價格、等待時機。所有的跡象都表明,鈦材,特別是用于耐腐蝕環境的板、管、棒材,其需求的爆發點正在臨近。市場的關鍵在于“預期”向“現實”轉化的速度和強度。一旦茂名等地的巨型項目進入集中采購階段,當前穩如磐石的鈦市,很可能迎來一波量價齊升的行情。對于市場參與者而言,當前階段更應關注訂單的實質落地情況和庫存結構的優化,為即將到來的“銀十”旺季做好萬全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