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鈦合金由于應用范圍的不斷擴大,尤其是在醫用領域應用的推進,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國內外對于該領域的研究也是不斷升溫,本文對醫用鈦合金在申請數量、申請人構成、以及專利涉及的主要技術手段進行了簡要分析。
關鍵詞 醫院;鈦合金;專利申請
1 中國專利申請概況分析
國內申請人的申請占據了申請量的大多數。國內外申請人在2000年之前申請量基本相當且申請量均很小;從2001開始,申請量的總體趨勢是逐漸增加,2010年的數據回落主要因為部分申請尚未公開的原因,按此趨勢預計醫用鈦合金材料領域專利申請量在未來幾年仍將保持穩定增長的趨勢。其中國內申請人的申請量明顯呈逐年增加的趨勢,但是增加量并不明顯,在2007年出現短暫的下降,而國外申請人的申請量基本平穩,年均申請量在1-5件。
該領域的中國專利申請中,中國申請量最大,達到總申請量的91%,國外公司進入中國申請的國家主要是瑞典、美國和德國,這也是醫用鈦合金材料領域較強的國家,其中瑞典占總申請量的3%,美國占總申請量的2%,其余國家申請量相對很少。可見國外申請人還沒有對中國的醫用鈦合金領域進行專利布局,本國申請人應抓緊機會加大研發力度做好專利布局。
我國醫用鈦合金領域各省市的專利申請量,上海申請量居首,占總申請量的16%,隨后依次為廣東、北京、遼寧,分別占總申請量的10%、9%、9%。江蘇和四川均占申請量的8%。可見,各地區的申請量相差不是很大,專利并非集中于某一地區,而是多地區并存發展,這也正說明醫用鈦合金行業專利申請的地域競爭比較明顯,可能存在較多的技術挑戰,也證明我國地區對醫用鈦合金領域的研究均比較重視。
該領域的中國專利申請主要申請人絕大部分為國內申請人,以大學和科研機構為主,申請量最大的14位主要申請人均為大學/科研機構類申請人,其中,東南大學、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四川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名列前茅,其申請量均為10件以上;中南大學、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的申請量次之,為8-9件;重慶大學、西北有色金屬研究院、華南理工大學、河北工業大學、浙江大學、上海理工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的申請量再次之,為4-6件。其他申請人的申請量共為93件。可見,在醫用鈦合金領域,專利申請并非集中于某一、兩家申請人,而是國內多家科研單位均對該領域進行了研究,這說明該領域的技術分散在多家科研單位和高校,并沒有一家或兩家主要的申請人對該領域的技術進行壟斷,該領域內還存在較多的發展空間。
2 世界范圍內專利申請概況分析
從圖3可以看出,醫用鈦合金技術在20世紀80年代就出現了專利申請,進入本世紀之后,該領域的申請量也比較穩定,并且從2006年開始申請量也穩定在100件以上,這說明醫用鈦合金領域的研究是在逐步升溫的,各國對于該領域的研究的投入是不斷加大的。
申請量第一的是公開號為CN的中國的專利申請,占專利申請總量的16%;申請量第二的是公開號為US的美國的專利申請,占專利申請總量的15%;申請量第三的是公開號為WO的國際申請,占專利申請總量的12%;申請量第四的是公開號為EP的歐洲專利申請,占專利申請總量的10%;申請量第五的是公開號為JP的日本專利申請,占專利申請總量的9%。以上數據從一個側面說明醫用鈦合金領域內的世界各公司對中國、美國、歐洲、日本市場的重視程度,對此,我國的醫用鈦合金領域內的研究機構以及公司也應當加大相關領域的研究,以便在醫用鈦合金的市場上占據優勢地位。
該領域在世界范圍內申請人排名前三位的分別為ASTRA公司、NOBEL公司、SMITH&NEPHEW公司,其中ASTRA公司的申請量明顯大于其它申請人,其他申請人之間的申請量差距不是很大,且ASTRA的絕對申請量也不是特別多,可見,在醫用鈦合金領域,專利申請并非集中于某一、兩家申請人,也就是說在世界范圍內該領域的技術是分散于各個研究公司的,該領域的研究處于上升通道,行業內存在較大的技術發展空間。同時,與我國申請人主體為科研機構或高效不同,該領域的世界范圍內專利主要集中在公司,從一個側面也說明在該領域國外申請人對于科研向技術的轉化比我國要搶先一步,我國在科技向生產力轉化方面還有待進一步加強。
3 主要技術專利申請量分析
由于醫用鈦合金的應用環境是生物體、人體,因此,該合金在生物體、人體內除了需要滿足一般合金的機械性能、耐磨損、耐腐蝕性能,還需要滿足與其植入環境相匹配的生物相容性、生物活性等生物性能。由圖5、6可以看出:醫用鈦合金通常采用的提高合金性能的方式主要為兩種,表面改性和合金成分改進,該兩種手段的申請量大致相同,合金成分占比略為偏多一點,可見合金成分的改進和表面改性的采用在易用鈦合金領域具有相同重要的地位。:1990-1998年之間合金成分的改進得申請量明顯多余表面改性,可見1998年之前研究的重點在與合金成分,而1998年之后表面改性的申請量大增,與合金成分改進的申請大致相同,可見合金表面改性已經開始成為研究的重點。
4 結論
筆者對醫用鈦合金領域中國專利申請、世界范圍專利申請以及主要技術專利申請進行了簡單的分析,我國在該領域內專利申請從數量上已經具有一定優勢,主要的申請人集中在科研機構和大學,而該領域內的公司申請量則較小,而國外申請人主要集中在各公司,說明我們在科技成果向產業的轉化道路上還需要更加努力;在重視國內市場專利布局的前提下,也要重視國外市場的專利布局,國內國外兩條腿走路,使該領域的專利格局更加完善,提高其產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