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就鈦材在五金制品及日用品行業的應用方面的問題,記者來到位于北京東四環附近的中國五金制品協會,與協會副理事長金立新進行了交流和探討。
金立新兩次參加我們主辦的中國鈦民品高峰論壇,在去年的第四屆高峰論壇上,金立新做了精彩的主題報告,對鈦材在五金制品行業的發展寄予厚望。同時,也代表中國五金制品協會表示今后將加強合作和交流,共同促進鈦制產品的應用和推廣。
談及今年雙方合作的想法,金立新說,鈦材是一種新興的健康金屬,在炊具、杯具等產品中有很強的優勢,五金制品行業近年來也在摸索產業升級、產品創新,鈦可以成為繼不銹鋼材料之后的迭代材料應用發展,有利于行業的產品升級,產業創新。但目前來看,鈦材的應用行業面臨兩個瓶頸,一個是鈦材的知名度不足,消費者不了解這個新材料。其二是技術工藝和成本的瓶頸還有待攻關解決。幾家知名企業也都在嘗試制作鈦制品,面臨工藝的難點和成本的壓力。還沒有真正形成應用的市場。
他認為,做為與食物接觸材料,單從健康安全角度來說,鈦金屬非常優異,安全、無毒、親生物,對任何人體不過敏,遠超鐵、銅、銀等。近年來,五金產品中得到使用,應該還在啟蒙階段。目前主要鈦產品制造企業初步解決了部分產品的表面處理、焊接、成型等工藝,但是還遠未成熟,尤其是表面處理后的表面硬度差異明顯。如何避開鈦加工中的缺點,充分發揮其優點,是開發鈦材料的五金產品的關鍵。
所以,加強雙方的交流至關重要,因此,我們在交流中初步形成了一些共識。
首先,加強鈦行業和五金制品行業的交流互動,利用好協會主辦的會刊雜志和中國有色金屬報、鈦微媒互換信息,擴大鈦的應用推廣,讓更多企業、更多消費者認識鈦、了解鈦、喜歡鈦。讓生產廠商重視鈦,這樣鈦材的應用才能更好的發展。
金立新很贊同深入交流想法,只有上下游打通,鈦行業和五金制品行業相融合,鈦的應用和推廣才能夠得以快速發展,新材料、新創新、新融合是相互共贏的最好途徑。
雙方充分認識到這種交流的必要性 ,初步達成鈦企業、鈦業專家到五金制品企業走訪交流活動,就鈦材特性、加工工藝、生產制作出現的瓶頸等問題進行交流,并參觀企業生產現場。初定與愛仕達集團、蘇泊爾集團和廣東順發集團開展交流活動。這三家企業都是制品行業的龍頭企業,也都有鈦材的研發經歷。
金立新介紹到,我國五金制品行業企業99%以上為民營企業,全行業總產值達1.5萬億元,全行業進出口總額超過1400億美元,產品出口200多個國家和地區,行業規模以上企業數量達2萬家左右。
現在已經擁有炒鍋、壓力鍋、電壓力鍋、不粘鍋、琺瑯鍋、空氣炸鍋、煎鍋、蒸鍋、湯鍋、奶鍋等多個品類,基礎材料也從鐵、鋁,不斷擴充到不銹鋼、銅、鈦以及多種材料復合等基材,而且產品的功能不斷增多,安全性能、質量、技術含量等也逐步提升,并打造出了愛仕達、雙喜、蘇泊爾、炊大王、順發、凌豐、萬事泰、天喜等一批有影響力的品牌。
對此,金立新表示,今年,我們也要加大鈦的推廣和指導。他說,而鈦產品的發展,中國與國外發達國家應處在同一起跑線上,許多應用技術甚至還走在了前面,國外也同樣面臨巿場教育和培育的困境。因此,我們要聯合起來,共同努力,共創共贏,不斷擴大鈦材料應用和推廣。









陜公網安備 6103050200010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