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記者從攀鋼集團獲悉,為發揮鈦元素在鋼中高強高韌、耐蝕耐磨的特性,開拓和延伸后端高價值應用,攀鋼協同北京鋼研總院、重慶大學、東北大學等科研院校成功開發出了鈦合金化新型耐磨鋼,開辟了鈦資源應用的新場景。同時,形成“資源—產品—產業”一體化的完整產業鏈,形成了鈦合金化耐磨鋼綠色低成本制備技術,填補了國內運用“連鑄—熱連軋”技術生產高鈦鋼的空白。

據了解,項目組通過實驗室基礎理論研究、工業試驗制備、產業規模化應用相結合的研發模式,逐步突破了困擾高鈦鋼連鑄生產存在的多項關鍵技術難題,研究開發出含鈦耐磨鋼的“連鑄—熱連軋”制備流程。與傳統流程相比,這種流程生產的鈦合金化耐磨鋼具有生產效率高、成材率高、生產成本低、產品使用范圍廣的優點。“生產工藝簡單,兼具耐磨性和韌性,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攀鋼研究院高級工程師熊雪剛說。
熊雪剛介紹,在耐磨鋼生產工藝路線上,攀鋼創造性地利用碳化鈦顆粒增強耐磨性和提高強韌性,能夠有效降低能耗。
值得一提的是,項目研究的技術還可以在各類高鈦鋼生產中推廣應用,為企業進一步構建開發高性能低成本含鈦高新材料產品及實現低成本、高效率、規模化制備與應用提供了重要的工藝、技術平臺,也為促進攀西釩鈦產業鏈高價值深度延伸和可持續發展、提升我國高鈦鋼生產整體水平及高端產品自給率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









陜公網安備 6103050200010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