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汪云富 孟祥林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唐子晴)鈦帶薄如紙,可以打結,還能用手撕。近日,記者從攀鋼集團獲悉,經過第三方檢測機構認定,由四川鴻艦重型機械制造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0.1×500毫米寬幅鈦箔材性能指標達到鈦及鈦合金帶箔材國家標準,標志著該項技術居行業領先水平。
據了解,工業純鈦密度低,強度高,具有良好的耐蝕性及綜合力學性能等特點。0.05 毫米—0.10毫米極薄鈦帶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化工、電子及新能源等領域,市場前景廣闊。但由于鈦金屬的彈性模量低、回彈量大導致尺寸精度控制差,尤其是軋制極薄鈦帶困難重重,難以突破。
“這種規格的鈦帶是國內首家軋制成功,為攀鋼延伸鈦產業鏈,打造基于鈦及鈦合金高端材料的高端零部件制造產業集群奠定了堅實基礎。”鴻艦公司負責人介紹,該規格鈦帶由該公司依靠自主研發能力設計轉化并制造的B750-20輥窄鈦帶軋機軋制而成。
聚焦攀西資源綜合利用,鴻艦公司于2019年底依靠自身力量建成B750-20輥鈦帶軋機,開始走上鈦帶自主軋制之路。面對技術封鎖與相關配套基礎能力不足等困難,該公司不斷進行自主探索與工藝攻關,先后解決了軋機精度不夠等系列問題,并優化固化一系列工藝參數形成定型工藝,可根據市場需求成功軋制從0.4毫米到1.2毫米系列產品,并用不到3年的時間突破了鈦箔材生產技術壁壘。
“0.10毫米不是我們的終極目標。”鴻艦公司機電分公司相關負責人說,從7月12日該公司成功完成0.1×500毫米鈦帶試軋工作,實現極薄鈦帶生產歷史性突破以來,目前已完成軋機能力驗證及數據采集工作。下一步,該公司將按照訂單需求組織生產,并開展0.1毫米鈦卷的后續脫脂、熱處理工藝試驗研究及終端產品性能檢驗檢測;將繼續在0.08毫米和0.05毫米的極薄鈦帶軋制技術及與之匹配的相關工藝上開展攻關,最終實現技術熟化固化和規模化穩定生產。









陜公網安備 6103050200010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