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會同有關部門征集遴選了174個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的典型案例,分為成果轉化、企業培育、產業發展、人才引育、生態服務等類別。秦科技特別推出“秦創原建設典型案例專欄”對這些案例進行推介,宣傳各類創新主體和科技工作者投身秦創原建設的典型案例,激發各類創新主體對標先進、鼓足干勁、銳意進取,更好發揮秦創原引領帶動效應,加快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
鈦及鈦合金產業
西部超導堅持自主創新
加快突破關鍵核心技術
西部超導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西部超導”),以國內超導材料及應用、鈦合金及高溫合金“卡脖子”產品、國家急需關鍵核心技術為創新發展方向,構建了全面自主可控的研發和產業化體系,聚集了一批優秀企業家和高層次人才隊伍,取得了一批關鍵技術領域核心知識產權,轉化了一批科研成果,實施了一批產業化項目,實現了超導線帶材規模化生產,綜合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突破了制冷機直冷無液氦等超導磁體制備技術滿足國內大科學裝置需求,為我省搶占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超導技術前沿、協同開展顛覆性的應用創新、構建全球領先型特色產業集群奠定了堅實基礎。
西部超導于2003年成立,現有創新產業園區4個、下屬控股公司6家。2019年作為首批企業之一,在上交所科創板上市。西部超導以“服務國家,造福人類”為宗旨,堅持自主創新,是國內領先、國際先進的超導材料、超導磁體、高端鈦合金、高性能高溫合金創新研發生產企業。

西部超導車間外景
重視隊伍建設,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
西部超導始終將國內超導材料及應用、鈦合金及高溫合金“卡脖子”產品、國家急需關鍵核心技術作為創新發展的方向,通過自主創新,突破了高端基礎材料純凈化、均勻化和批次穩定性控制關鍵技術,建成了全球唯一從超導錠棒、線材到磁體的全流程生產線,建成了我國高端鈦合金、高性能高溫合金材料的主要研發和生產基地,實現了國家重大裝備用特種金屬材料的國產化,走出了一條從科研到產業化的成功之路。
西部超導依托“國家企業技術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成果轉化平臺,開展新材料、新工藝、新裝備等研發和工程化,先后承擔國家、省、市、區等各類科技項目百余項,取得350余項發明專利;先后榮獲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中國工業大獎、國家卓越工程師團隊、制造業單項冠軍等多項重要榮譽。以張平祥院士為技術領銜,形成了以多位院士為顧問,數十位稀有金屬材料加工資深專家為核心的創新技術團隊,組建了一支從事新材料研發、中試和產業化的人才隊伍。
圖片西部超導MRI用NiBi超導線材生產車間
加大研發投入,實現關鍵技術國產化替代
西部超導高度重視項目研發,并逐年提高自主研發投入。依托國家重大專項以及重點型號任務,結合商用航空、生物醫療、海洋工程、汽車能源等高端民用市場需求,先后突破了我國鈦合金以及高溫合金材料熔煉、鍛造以及線材加工等多項技術,打破國外壟斷,實現進口替代,部分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西部超導是目前國內唯一實現超導線材商業化生產的企業,也是國際上唯一的鈮鈦鑄錠、棒材、超導線材生產及超導磁體制造全流程企業,形成了超導錠棒、線材、磁體全流程生產基地,自主開發的超導線材代表中國政府向ITER項目供貨。國內首次研制的磁共振成像(MRI)儀器用超導線材打破了國際壟斷,成為GE、SIEMENS、PHILIPS國際醫療裝備三巨頭核心和重要供應商,2022年全球市場份額超過30%,并從全球一萬多家供應商中脫穎而出,榮獲西門子醫療總部頒發的2022年度“技術創新獎”,成為該獎項唯一獲得者,也是中國企業首次問鼎該獎項。自主研制的超導線纜應用于國家超級量子計算機,首根千米級高性能Nb3Sn超導線材應用于中國聚變工程實驗堆CFETR和聚變堆主機關鍵系統綜合研究設施“夸父”(CRAFT)。在國內首次攻克300mm磁控直拉單晶硅(MCZ)用超導磁體制造技術,實現芯片、半導體等高端裝備國產化替代。
提升生產能力,積極拓展應用領域
在超導磁體方面,西部超導作為全系列高品質單晶硅用超導磁體的設計生產制造商,其典型產品應用于能源、醫療、科研等關鍵領域,填補了多項國內空白,目前能實現百余臺套超導磁體的生產能力。
西部超導是我國航空用鈦合金棒絲材的主要研發生產基地,擁有國際先進水平的航空用高端鈦合金棒絲材專業化生產線,主要產品包括鈦合金棒材、絲材、異型材、高溫合金棒材。鈦材主要用于生產航空鍛件(包括飛機結構件、緊固件和發動機部件等)、生物植入物及醫療器械制造;高溫合金用于制造新型航空發動機及燃氣輪機。西部超導具備年產10000噸鈦合金鑄錠、8000噸棒絲材、2600噸高溫合金鑄錠、2000噸高溫合金棒材的生產能力以及國際先進水平的特種金屬檢測能力。
“十四五”末西部超導MRI用超導線材市場份額有望突破50%,將成為全球MRI用超導線材最大供應商。中國超導在國際市場掌握了一定話語權,并且持續降低成本,為我國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MRI奠定了材料基礎,推動國家醫療資源進一步普及應用。









陜公網安備 6103050200010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