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污損生物(marine fouling organisms),是指附著或固著在海洋人工設施上,并對人類的經濟活動帶來巨大損失的海洋生物,包括海洋微生物、海洋植物和海洋動物。海洋污損生物所造成的危害稱為海洋生物污損(biofouling)。對海洋生物污損的防除稱為防污(antifouling)。海洋生物污損造成的危害包括使海水供水和循環水系統的截面積減小,流阻增加,流量減少;增加船舶的阻力;加速金屬的腐蝕;使海中的儀表和轉動機構失靈等。防止海洋生物污損的方法很多,其中應用最廣的是防污涂料法和海水電解法。海水電解法因其安全經濟、管理方便和對環境無污染,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和廣泛的應用。
海水電解防污的原理
海水電解防污是采用特殊的電極,在無隔膜的條件下電解海水產生有效氯(HClO),利用有效氯的強氧化性來殺死海洋污損生物的幼蟲或孢子,從而達到防止污損的目的。
海水電解的反應式為:主反應
陽極:2C1一→Cl2+2e
陰極:2H20+2e→ H1+20H一
溶液:Cl2+H20→HC10+Cl一+H+
HClO→ H++ClO-
副反應
陽極:6Cl0一+3H20→ 2C1O3一+4C1一+6H+ +3/202+6e
2H20→ O2+4H++4e
陰極:ClO一+H20+2e→Cl一+20H一
溶液:HClO+ClO一一c103- +2C1一+2H+
2C10一→ H20+Cl—
H2+ClO一→ H20+C1一
其它反應
Mg2+ +20H一→ Mg(0H)2
Ca2+ +20H一→ Ca(0H)2
從以上反應可知,要使電解防污裝置安全連續高效運行,必須抑制無謂消耗HClO的副反應,注意排氫,并按一定的周期酸洗去除鈣鎂鹽的沉積物。
有效氯對海洋污損生物有很強的殺滅效果,海水電解加氯的方式有連續加氯和沖擊加氯。根據海生物生長實際情況,采用兩種方式結合的防污效果更好。連續加氯時有效氯濃度一般控制在2×10一6,沖擊加氯濃度有的可控制在高達6.5×10-6,根據季節、海生物的生長繁殖規律的不同調整沖擊加氯的濃度、次數和時間長短,并保證排出海水的殘留余氯小于0.1×10-6。
海水電解技術的發展前景
目前,海水電解技術已廣泛地應用在防止冷卻水系統生物污損上。這項技術還可用于海水的直接利用、生活污水處理上、海濱游泳池的消毒、船舶的防污處理等。
由于中國是一個淡水資源嚴重短缺的國家,人均淡水資源擁有量2240m3,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淡水資源的匱乏已經嚴重地影響到經濟和社會的發展。而利用豐富的海水資源,取代部分淡水用于生產和生活中已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通過合理地利用海水資源,可以節約大量的淡水資源,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淡水資源的匱乏的危機。而我們可以充分利用海水電解技術,對海水進行消毒和防污處理后,直接用于生產和生活中。
有效氯可以降解污水中的BOD值,同時還具有很強的殺菌消毒作用。因此可以將海水電解技術生成有效氯加入污水中,利用有效氯的強氧化性進行污水處理。同時也可以取代次氯酸鈉溶液,用于海水游泳池的消毒處理以及海水養殖池的消毒殺菌處理。
在船舶運輸上,目前已有采用海水電解技術的裝置用于船舶的防污。還有采用電解氯一銅以及電解銅一鋁技術防污,將海水電解技術產生的有效氯和銅離子共同作用,防止污損生物的附著。近年來,還出現了將海水電解技術和防污涂料技術相結合,在船舶外層涂刷一層絕緣涂層,再涂上一導電涂層,以導電涂層為陽極電解海水,產生有效氯達到防污的目的。
海水電解技術由于其安全環保、經濟適用和易于操作管理的特點,將會得到越來越多的應用,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陜公網安備 6103050200010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