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WC—TiC、WC和粘結金屬鈷組成的或者僅由WC—TiC固溶體和鈷組成的多相硬質合金。合金的含鈷量4%~10%,含TiC5%~30%,余量為WC,主要用于切削鋼材。鎢鈦鈷硬質合金具有較高的抗月牙洼磨損能力,適合作長切削材料的刀具。用鎢鈷硬質合金刀具切削鋼材時易出現月牙洼磨損,這主要是由于在切削溫度下刀具與切屑發生擴散反應引起的。為了克服加工鋼材時的月牙洼磨損,在20世紀20年代初,研制了含TiC的硬質合金和含TaC的硬質合金,稍后又研制了www.t0917.com同時含有碳化鈦和碳化鉭的硬質合金。在這類合金中,TiC和TaC的含量取決于月牙洼磨損的嚴重程度,TiC可達35%,TaC達7%。鎢鈦鉭鈷硬質合金(即WC—TiC—TaC—Co合金),已發展成為切削鋼的重要材料。在西歐幾乎取消了原有的WC一TiC—Co切削鋼牌號合金,在美國和日本,切削鋼牌號合金以WC—TiC—TaC—Co合金為主,但在東歐,尤其在前蘇聯,切削鋼牌號合金仍以WC—TiC—Co合金為主。WC—TiC—Co和WC一TiC—TaC—Co切削牌號合金在硬質合金中的比例因各國情況而異。,在中國,WC—TiC—Co合金的生產量僅次于鎢鈷硬質合金。用代號YT表示WC—TiC—Co合金,用代號YW表示WC—TiC—TaC—Co合金,后者又稱為通用合金。表1和表2列出中國鎢鈦鈷硬質合金和鎢鈦鉭鈷硬質合金的牌號、成分和性能。


WC一TiC—Co合金和WC—TiC—Tac—Co合金生產過程特點是,首先要制取各種碳化物的固溶體,即復式碳化物。復式碳化物可用鎢粉、TiO2、Ta2O5和炭黑的混合料,在真空感應爐中加熱到2000oC進行碳化,可制取TiC—TaC或WC—TiC固溶體。在碳化的最后階段采用真空可以保證足夠的含碳量。另一種方法是,將幾種碳化物的混合料在高真空中加熱到2000~2500C進行碳化,這種處理可降低混合料中的氧、氮含量。又一種生產WC—TiC固溶體的方法是所謂“溶劑法”,先讓各種單一的碳化物都溶解在液體鎳中,冷卻時,固溶體碳化物以晶體方式再沉淀出來。其他工序與鎢鈷硬質合金生產過程相同。
與鎢鈷硬質合金比較,相同鈷含量的鎢鈦鈷硬質合金的抗彎強度較低,并隨著TiC含量的增加而降低。與鎢鈷硬質合金類似,碳含量不適當時,合金也會出現石墨或η1相,加入TiC后,合金允許的含碳量波動范www.t0917.com圍要比鎢鈷硬質合金寬些。(Ti、w)C固溶體成分和晶粒大小對合金的組織和性能影響很大。采用在燒結溫度下呈未飽和固溶體(如TiC:WC=50:50),合金有較高的硬度和切削壽命,抗彎強度有所降低。采用飽和固溶體(如TiC:WC=28.75:71.25),合金有較高的抗彎強度,硬度和切削壽命較低。合金的硬度隨著碳化物相(包括WC相和(Ti、W)C固溶體相)晶粒尺寸的減小而提高。對于3相合金,由于(Ti、W)C相含量少,WC晶粒增大可提高合金的抗彎強度,而在兩相合金中(Ti、W)C相晶粒增大反而會降低合金的抗彎強度。









陜公網安備 6103050200010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