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打包和“拉郎配”、重復申請騙取科研經費、光跑項目不搞科研等現象,已經不是科技界的新鮮話題。說起這些,科研人員們總有一肚子的話想說,憤懣者有之,滿腹委屈者有之。這些困擾科技界多年的老問題終于有了解決的可能。在新近出臺的《關于改進和加強中央財政科研項目和資金管理的若干意見》中,這些問題被直接提出并指出了解決之道。
“細”——項目分類管理是關鍵
全國政協常委、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副局長李朋德參與了《意見》的調研、起草工作。采訪中他多次提到一個“細”字。規定之細、預算之細、時間之細等都是“以前沒有的”。
“完善公平競爭的項目遴選機制,健全立項管理的內控制度;加強立項審查,杜絕項目打包和‘拉郎配’;推進第三方評審,規范專家行為,提高評審質量;簡化評審流程,合理控制評審時間,及時反饋評審意見;明示審批流程,提高管理工作的透明度。同時,完善項目過程管理。項目承擔單位負責項目實施的具體管理。項目主管部門健全服務機制,合理控制項目執行中的檢查,對實施不力的加強督導。加強項目驗收。采取同行評議、第三方評估、用戶測評等不同方式,嚴把驗收質量關,探索開展后評價。”這些細節化的規定寫入了《意見》中。
而這其中,細化項目的分類是進行科研項目管理改革的關鍵一步。
早在今年年初,科技部部長萬鋼就曾經表示,目前科技管理方式與快速增長的科研資金和日益復雜的科技創新活動還不相適應,面向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和創新活動的分類管理機制尚未真正建立,科技管理的效率和質量需要進一步提升。他說,今年科技工作的一項重點任務就是要落實科研項目和資金管理改革意見,統籌規劃、分類指導,重大項目要突出國家目標、基礎前沿項目要突出創新導向、公益性項目要聚焦重大需求、市場導向類項目要突出企業主體。
這一思路體現在《意見》中。《意見》明確規定不同類別的項目應分類編制指南,要擴大指南的征求意見范圍,建立由各方參與的項目指南論證機制。李朋德說,這樣的規定使指南更加充分反映經濟社會發展對科技的需求,特別是市場導向類項目要征求產業界專家的意見,反映產業需求。“業內的人最知道急需解決的問題在哪里,就好像我們最知道測繪領域有哪些問題是亟待攻關的一樣。”李朋德強調。
“明”——立項、審批、查詢都明確
對于科研項目管理流程的明確是《意見》的另一個特點。李朋德說,科研項目的管理體系向來比較復雜,科技部負責863、973等國家科技計劃,科學院也負責一大塊,自然科學基金委又負責一大塊,國防科工委、發改委也都有一塊,這是“先分蛋糕再做事”,由此引發了不少問題,比如重復研究,成果碎塊化等。“現在《意見》明確了建立信息平臺,支持項目查重的機制。”他說。
實際上,每個領域科研項目的設立本來就具有引領作用,《指南》編制要讓科研人員清楚地知道本行業的科研需求在哪里,前沿在何處。“通過建立科研項目信息平臺讓科研人員一目了然,可解決重復立項、重復研究問題。”李朋德強調。
《意見》對項目指南的編制和項目審批的時間要求也非常明確。明確指出要針對不同項目類別編制項目指南,固定時間發布指南,自指南發布日到項目受理截止日期,原則上不少于50天;規范立項審查行為,健全立項管理的內部控制制度,及時反饋項目評審意見,項目評審周期原則上不超過120個工作日;明示項目審批流程,實現立項過程“可申訴”“可查詢”“可追溯”;加強項目驗收和結題審查。“《意見》明確了法人單位的責任和義務,同時發揮項目負責專家的作用,這樣一來提高了效率也降低了監管的成本。”李朋德說。
“三上三下”——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的新嘗試
《意見》還沒有在全國落實,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已在自己的領域開始了試點。李朋德將該局的新嘗試概括為“三上三下”。
李朋德說這是《意見》背景下他們琢磨的“新招”,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創新科研項目產生過程和分配機制,按需開展科研。
“一上”就是全年通過網絡平臺了解科研需求。系統內和行業各單位在網上發出需求,提出問題。結合事業發展規劃和國際動向,由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拿出一個初步的科研需求指南,邀請專家進行評審,進而形成“一下”方案,征集有能力的單位申報建議書。各單位根據自身優勢來響應需求,明確要研究哪些問題,提出研究這些問題的初步方案和概算,這樣就形成“二上”。在報“二上”方案時,要明確研發團隊信息,這樣形成的團隊就應該是一種有機整合,避免“拉郎配”。李朋德說,“二上”時可能有多個單位對同一個科研項目感興趣,或者有的科研項目沒人關注。這個時候他們會邀請一批專家對科研項目建議書進行同類項合并,或者進行拆分,如果認為有些項目建議書不合適,就直接淘汰。經過這個回合,形成“二下”建議,也就基本明確了下一年度要開展的工作。“二下”完成后,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會評審立項的目標任務以及預算是否合適,要求被選中的單位編制項目的實施方案,然后報科技部查重,形成“三上”。查重后,還要組織專家對科研項目進行詳細論證,包括實施方案是否可行,科研成果的考核指標、預算是否合理,并細化到每項具體任務,從而形成可以啟動的項目庫。等財政預算落實之后,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就跟各出庫項目的責任單位簽訂項目任務書,形成“三下”。
李朋德說,“三上三下”已經在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嘗試,效果特別明顯,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把大家的積極性都調動起來了,目前實施狀況良好。“三上三下”是采用公開、公平、公正的方式產生項目,選擇最佳承擔單位,真正體現出“按需科研”。當然,項目啟動后,還要加強督促、檢查和評估,要建立科研誠信體系,要嚴格對項目開展財務驗收和成果驗收。同時要建立科研成果庫,促進科研成果的轉化和推廣,真正發揮科研的引領和支撐作用。


陜公網安備 6103050200010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