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2020年,寶雞·中國鈦谷以寶鈦集團為中心構建的鈦產業集群優勢企業越來越明顯,今年寶鈦股份股價不斷翻倍上漲預示鈦行業前景依然向好。2020疫情沒有阻擋住鈦行業前進的步伐,內循環卻讓鈦行業發展邁上了一個嶄新的臺階。

寶雞核力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洋
寒風凜冽中,聚集在寶雞·中國鈦谷的鈦產業企業正在“十四五”開局之年,謀篇布局未來5-10年的發展規劃。2020年產銷兩旺的寶雞核力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核力新材”)著力下一盤提煉企業實力的“大棋”。總經理陳洋說,剛剛過去的2020年倘若不是供應“瓶頸”卡住了脖子,核力新材營銷收入還會進一步提升。看得出來,陳洋的臉上寫著滿滿的信心。陳洋告訴記者,核力新材馬上將上一臺15噸電子束冷床熔煉爐(EB爐),1月11日正式舉行簽約儀式,從而拉開核力新材布局高端裝備、立足高質量發展的序幕。
據悉,上馬這臺15噸電子束冷床熔煉爐(EB爐)不但是寶雞·中國鈦谷民營企業中唯一臺大噸位EB爐,關鍵有幾個交相輝映的亮點助力了寶雞鈦產業集群裝備水平上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亮點一:可以有效利用鈦資源,減少鈦資源浪費。
亮點二:通過EB爐可以有效降低鈦加工材的成本。
亮點三:在鈦資源循環利用過程中實現企業的綠色發展。
亮點四:EB爐建成投產后,不但能夠提升寶雞·中國鈦谷的裝備能力,而且對于裝備資源共亨促進經濟分享將產生重要作用。
亮點五:對于寶雞·中國鈦谷內部的鈦資源形成小的內循環向大的內循環方向發展有著重要的實際性意義。

這臺裝備從基建到廠房系列工程完工后總投資高達1.3億元,記者問為什么要投入這么多資金上15噸電子束冷床熔煉爐(EB爐)?
陳洋說,一是公司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瓶頸”問題需要實現科技方面的有效突破;二是公司在發展過程中需要進一步提高裝備能力,提升市場競爭力;三是寶雞·中國鈦谷沒有這樣的裝備,未來將起著拾遺補缺的作用,可以充分發揮裝備利用效果;四是符合國家綠色發展的產業化政策。
陳洋說,前不久在2020第四屆中國鈦民品高峰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張平祥說“鈦合金的低成本化技術是未來的重要課題”,同時應該努力“實現鈦資源循環利用”,要努力使制備加工成本降低50%等。張平祥從一個產業的角度講到資源綜合利用、成本降低、市場普及等,這實際上是告訴我們做實體的企業要加大科技投入,提升裝備水平,努力靠技術進步大幅度降低鈦材成本。
據悉,核力新材決定投資建設低成本鈦及鈦合金板材產業化項目,上馬電子束冷床熔煉爐(EB爐)及相關配套設備30余臺,項目建成后,將形成年產5000噸鈦及鈦合金鑄錠生產能力,改變原先殘鈦重熔裝備水平落后,處理能力滿足不了市場需求,生產成本高企的現狀。助力寶雞·中國鈦谷行業裝備水平大幅提升、產業化高度集中,產能迅速放大,并使傳統難熔金屬材料加工邁向低成本、高品質、高效率時代。同時也推動了鈦及鈦合金高端核心裝備國產化進程。
陳洋說,“重裝”能力大幅提升,核力新材增強實力,這是公司發展的需要。相信未來5-10年,核力新材科技進步將邁上一個嶄新的臺階,在寶雞·中國鈦谷這塊土壤里健康成長。









陜公網安備 6103050200010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