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上午,在中共攀枝花市委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攀枝花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局長譚興忠就“十三五”期間攀枝花市工業和信息化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績進行了回顧總結,并對未來攀枝花工業經濟主要的發展思路等問題進行了介紹。
譚興忠介紹,“十三五”期間,是攀枝花工業轉型升級,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時期,攀枝花市經信系統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攻堅克難、砥礪前行,深入推進“工業強市”戰略,把各項決策部署具體化、項目化,全市工業經濟呈現出“運行平穩、穩中提質、效益提高、活力增強”的發展態勢,工業對全市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持續保持在60%左右。企業競爭實力持續增強,170余戶企業實現“小升規”發展,110戶民營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培育專精特新、高成長型和行業小巨人企業54戶,創建省級企業技術中心24個,民營企業上市實現零的突破,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增長27%。工業新動能培育加快,龍蟒50萬噸鈦精礦升級轉化氯化鈦渣、攀鋼高端鈦及鈦合金等一批重大產業化落地實施,首個新能源整車項目開工建設,105個重大工業產業化項目竣工投產,完成工業投資約1100億元,釩鈦、鋼鐵等主導產業加快向高端延伸,電子信息產業實現零的突破。兩化融合持續加快,深入推進“光網攀枝花”建設,實現城鄉、行政村100%全光網絡覆蓋,全市光纜總長達6萬余公里,4G基站數量增長42%,建成5G基站840個,每萬人擁有基站數分別達到全國、全省平均的1.94倍、1.86倍。智慧城市運營中心建成啟用,獲評世界智慧城市大中華區“數字化轉型”入圍獎和“中國領軍智慧城市”。工業綠色發展成效明顯,全面貫徹落實綠色發展理念,完成城鎮人口密集區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搬遷改造,深入推進揮發性有機物污染治理和園區環境整治提升,169戶企業建成貨車出廠自動沖洗裝置,淘汰一段式煤氣發生爐和燃煤小鍋爐166臺,清理整治“散亂污”企業657戶,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用水量累計分別下降33.6%、39.3%。
2020年,全市工業戰線堅持“工業不強不叫攀枝花”,認真落實“工業挑大梁”各項措施,持續開展企業結對聯系服務,聚焦聚力抓復工、促投資、添增量、提質量,有效克服了新冠肺炎疫情沖擊和成昆鐵路斷道影響,“攀鋼航母艦隊”順利起航,工業投資保持兩位數增長,企業產能釋放持續加快,工業用電量連續7個月保持增長、年用電量突破120億千瓦時、創歷史新高,工業增速實現逐月回升、穩中向好。
“十四五”時期,全市工業戰線將堅持科技創新引領攀枝花,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以“優結構、提質量、增效益”為重點,聚力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水平和深加工轉換率,促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發展,加快推動世界級釩鈦資源基地向世界級釩鈦產業基地邁進。
2021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攀枝花將圍繞重點產業、重點企業、重點園區和重點項目工業“四重”工作,做好“十四五”規劃編制,完善工業園區基礎設施、天然氣儲氣調峰設施等基礎公共配套,抓實抓細企業服務和要素保障工作,著力提升工業營商環境,推進實施一批重大產業化項目,加快推動龍蟒氯化鈦渣、攀鋼高端鈦及鈦合金等重點項目竣工投產,力爭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以上,為“十四五”工業和信息化開新局奠定堅實基礎。(記者 謝強)









陜公網安備 6103050200010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