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市場整體表現:價格分化與結構性矛盾并存
1.價格波動分化明顯
本周鈦材市場呈現“高端漲、低端跌”的分化格局:
高端鈦材(如鈦合金板/棒、航空級鈦管):受軍工及航空航天訂單支撐,價格小幅上漲1%~2%。全球航空鈦材供應鏈重構背景下,國產高端產品逐步填補俄羅斯缺口,需求缺口超3.2萬噸,推動價格上行。
低端民用產品(如普通化工用純鈦板、鈦棒絲):受國內化工、石油和低端消費品需求低迷影響,價格承壓,部分企業通過低價拋售緩解庫存壓力。
2.原材料端:海綿鈦價格高位成交清淡
0#海綿鈦報價4.8萬~4.9萬元/噸,1#海綿鈦4.7萬~4.8萬元/噸,與上周持平。盡管原料鎂錠價格波動,但下游采購以剛需為主,市場成交清淡。部分企業庫存壓力較大,下游加工企業采購意愿低迷,僅以剛需補貨為主,導致成交清淡。但成本支撐下和受通脹因素等的影響進一步降價空間將有限,市場進入僵持階段。
2.鈦鑄錠:成本支撐與需求分化并存
純鈦錠(TA1)報價穩定在57~58元/千克,TC4鈦錠則維持在63~65元/千克。鈦錠價格受海綿鈦成本支撐,但下游需求分化明顯:軍工及航空航天領域訂單穩定,支撐高端鈦錠價格;而民品市場(如化工、3C電子)需求疲軟,中小型企業為回籠資金繼續低價出貨。
3.鈦板、鈦棒、鈦管、鈦絲:高端產品需求凸顯
鈦板/鈦棒:高端牌號(如TC4)因軍工及航空訂單增加,價格小幅上漲1%~2%;但民用領域受制于石油、化工類傳統領域行業低迷,普通化工純鈦系列板、棒價格處于低于。
鈦管:需求略有回升,但整體增量有限,價格維持弱穩;海洋工程用鈦管因項目延期,采購量減少。
鈦絲:醫療器械領域需求增長帶動高端鈦絲價格上行,但石化焊材等傳統領域訂單持續萎縮。
二、需求端:內需疲軟與外貿受阻的雙重壓力
1.國內需求持續低迷
傳統領域(化工、電力、海洋工程)訂單同比減少15%~20%,新項目投資放緩抑制需求釋放。
高端領域(軍工、航空航天)逆勢增長:國產大飛機C919及新型戰機需求帶動高端鈦材消費,2025年預計需求突破2萬噸。
2.外貿形勢嚴峻
美國加征關稅:對進口鈦材加征10%關稅,導致出口訂單驟減。去年到今年部分鈦產品關稅增幅達到40%,優勢出口產品利潤空間被壓縮,出口前景暗淡。
出口限制升級:中國收緊高附加值戰略鈦合金出口政策,限制航空級鈦材外流,進一步擠壓企業外貿空間。
三、行業動態與競爭格局
1.龍頭企業表現突出
鈦產業頭部企業受益于高端訂單,產能利用率維持高位。某鈦頭部企業股價本周上漲3.68%,突破半年線,反映市場對軍工賽道的信心。
行業集中度持續提升,CR5占比達57%,技術壁壘推動競爭向質量與研發能力傾斜。
2.供應鏈重構與成本優化
全球航空鈦材供應鏈因俄烏沖突加速重構,中國企業借機擴大國際市場份額,填補歐美供應缺口。
上游海綿鈦產能過剩導致競爭加劇,疊加規模化生產,企業毛利率再次被壓縮。
四、后市展望與策略建議
1.價格趨勢
高端鈦材:受軍工及航空需求拉動,價格穩中有升;
低端民用產品:庫存壓力疊加內需疲軟,價格或延續弱勢震蕩。
2.企業應對策略
技術升級:聚焦航空航天、艦船用鈦等高端領域,提升產品附加值以突破出口限制。
市場多元化:開拓“一帶一路”及東南亞市場,規避歐美關稅風險。
庫存管理:控制產能釋放節奏,避免低價傾銷加劇行業惡性競爭。
【總結】本周鈦材市場在結構性分化中尋求平衡,高端領域成為行業增長核心動力,而低端市場面臨內需與外貿的雙重挑戰。企業需通過技術創新與市場調整,在復雜環境中實現突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