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綜述】:2025年3月,中國鈦材市場呈現“供需兩旺、結構優化”的格局。受航空航天、新能源裝備制造和高端醫療領域需求拉動,鈦材整體價格指數環比上漲2.3%,出口量同比增長18.6%。值得注意的是,國內企業加速向高端產品轉型,鈦合金在總產量中占比首次突破45%,海綿鈦進口依存度下降至10%以下。
【壁壘升級】:美國商務部3月1日正式實施的鈦材關稅新政,將中國鈦板帶、鈦管材等加工品稅率從15%提升至35%,導致當月對美出口量同比驟降62%。以高端航空鈦材為主的出口企業首當其沖,部分依賴美國市場的中小廠商被迫暫停接單。
【市場動態】
1、海綿鈦:產能集中釋放,3月國內海綿鈦產量達1.8萬噸,創歷史新高,攀西地區新建5萬噸級產線投產。價格方面,3月份海綿鈦小幅上漲,現0級海綿鈦均價穩定在5.0~5.1萬元/噸,下游需求穩中有升。出口方向,受出口受阻影響,企業銷售將主要集中在國內,各主要企業產能增加,受軍工訂單支撐,庫存周期維持25天合理水平。
2、鈦鑄錠:高端化趨勢顯著,航空級TC4鈦合金鑄錠訂單量同比激增35%,價格穩中有升。
3、鈦板/帶材:新能源需求爆發,氫燃料電池雙極板用超薄鈦帶(0.05mm)產量環比增長42%,寧德時代、比亞迪等企業簽訂年度框架協議,未來需求依然強勁。
4、鈦鋼復合板:化工容器用鈦鋼復合板價格小幅回調3%,庫存周轉周期縮短至28天。
5、鈦棒線材:醫療器械成為新增長點,骨科植入物用鈦棒材出口歐洲量增長27%,業內企業獲FDA認證突破,打開了歐盟出口市場。在電子3C領域鈦合金螺絲線材需求超預期,月采購量突破500噸,市場需求持續提升。
6、鈦管材:海水淡化項目驅動。沿海核電項目拉動核電級鈦焊管需求,國內企業中標沙特紅海項目2.6億元訂單,為國內鈦管材出口帶來新的增長點。另一方面,油氣領域用大口徑鈦管庫存積壓,部分企業轉向LNG低溫管材生產,鈦焊管訂單下滑,價格下跌。
7、鈦粉:增材制造產業化提速,3D打印用鈦粉價格下降至380元/公斤,國產化率提升至65%。航空航天領域球形鈦粉采購量突破200噸,西工大新型等離子霧化技術投產,點亮3D打印新前景。
【出口市場】:新興市場突破
1、新興市場替代效應顯現:東盟市場份額占比提升至29%,越南首個煉化一體化項目采購鈦復合板12萬噸(合同額7.8億元),中國標準TA10耐蝕合金首次替代日標JIS Class60。
2、高端市場準入突破:歐盟航空認證企業新增3家,空客A320neo用鈦鍛件實現月均500件穩定供貨,打破俄羅斯VSMPO-AVISMA壟斷。德國TUV萊茵認證的核電用鈦焊管中標沙特紅海項目,標志中國鈦材進入核電一級供應鏈。
3、匯率敏感度下降:美元結算占比降至58%,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應用擴大。
【行業展望】
1、隨著財政部5000億特別國債注入四大行,預計二季度鈦材企業融資成本將下降0.5~1個百分點。
2、綠色貿易壁壘升級,歐盟碳邊境調節機制(CBAM)將鈦材納入核算范圍,出口成本增加8~12%,企業需警惕關稅對出口成本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