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金屬價格趨勢總體仍受壓制。周內美元短期走弱,基本金屬商品價格迎來緩沖和修復。但我們認為,基建預期加碼或對區域市場大宗周期品的短期價格拉動更為立竿見影,基本金屬等全球定價品種的下游需求結構、每一階段價格主次要影響因子更加復雜,目前總體仍受全球宏觀預期以及美元趨勢的影響。
新能源車資源端,周內無錫盤鈷價反彈、海外metal Bulletin鈷價尚在回調期。正如我們前期所提示,短期的“痛楚”主要來自:
(1)2018年產業鏈中游競爭格局重塑,龍頭集中與產品定制化趨勢快速形成;
(2)“去杠桿”所帶來的現金流壓力,這兩點導致產業鏈的庫存周期、需求強度發生了顯著變化。但向前看,我們堅定相信由中國市場所引領的全球電動化浪潮即將到來,作為例證:
(1)規劃年產50萬輛的特斯拉純電動整車制造工廠已在上海臨港(21.670, 0.00, 0.00%)落戶,有望帶來合資車企新能源車型在華放量的“鯰魚效應”;
(2)松下、LGC、SKI、優美科等全球電池、鋰電材料龍頭正加速在中國以及海外市場的產能布局;
(3)全球汽車零部件供應商麥格納已公告與北汽新能源合資,在鎮江聯手打造年產18萬輛整車產能,計劃2020年投產。在此背景下,我們堅定看好高端釹鐵硼、以及鋰鈷鎳等新能源車上游能源金屬的長期投資價值。
新材料方面,我們繼續看好軍工裝備現代化拉動高端鈦材的主邏輯。同時值得重視的是,近期寶雞高新區環保治理小組要求對“散亂污”企業進行先停后治,8月22日下發的第二批“散亂污”工業企業名單中涉及鈦材生產企業近300家,或將倒逼中小產能加速出清。受此影響,環保確認達標的鈦材生產企業的開工率有望顯著提升,提價苗頭已開始顯現。據亞洲金屬網,年初以來鈦板價格累計上漲9.42%,后續我們繼續積極預期價格進一步走高。
當前時點對于有色金屬板塊,總體建議“守正,而不求出奇,靜觀其變”,相對看好寶鈦股份(15.820,-0.09, -0.57%)、廈門鎢業(13.850, -0.12, -0.86%)、錫業股份(10.720, -0.14, -1.29%)。
周聚焦:日立金屬計劃2021年將磁材產能擴大至目前的兩倍
全球稀土永磁產業已基本完成向日本和中國的轉移;中國產能總量大,但日本企業在專利、工藝等方面的傳統優勢顯著;以日立金屬為代表的全球磁材龍頭的擴能進度值得重點跟蹤。據公告披露:
(1)2017財年日立金屬實現營業收入9883億日元,其中磁材業務收入約1061億日元、占比11%,且未來比重有進一步增長;
(2)2016年、2017年公司磁材產量增速分別為14%、6%,2018年產量增速指引約10%,主要受益于全球新能源汽車工業機器人(16.600, -0.05, -0.30%)等新興的需求拉動;
(3)公司計劃2021年將磁材產能擴大至目前水平的2倍,2024年擴張至目前的2.6倍。基于日本企業“產能擴張基于有效需求”的傳統穩健策略,日立金屬對于高端磁材的積極擴能也展現了未來需求成長的確定性。
風險提示:
1. 全球新能源汽車、儲能推廣進程不及預期導致上游能源金屬供需失衡;
2. 去杠桿導致基本金屬需求趨冷、商品價格持續調整;貿易摩擦以及地緣政治風險等。









陜公網安備 6103050200010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