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航天需求火熱,民用市場寒氣逼人,中國鈦產業正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結構性分化。
本周國內鈦市場呈現冰火兩重天景象。高端海綿鈦價格延續堅挺態勢,0級主流報價維持在52000-54000元/噸區間,年內累計漲幅超5000元/噸。
而在另一端,低端鈦材市場持續低迷,民用鈦材價格弱勢震蕩,下游需求疲軟導致庫存壓力不斷加劇。
一、市場兩極分化,高端需求驅動海綿鈦價格堅挺
2025年6月的第三周,中國鈦金屬市場延續了明顯的結構性分化特征。不同應用領域的需求差異成為主導價格走勢的核心力量。
據報,航空航天等高端領域對海綿鈦的需求持續增長,支撐1級和0級海綿鈦價格分別維持在5.0-5.1萬元/噸和5.2-5.4萬元/噸高位。
云南國鈦年內已實施三次集中調價,累計漲幅超過5000元/噸,最近一次調價在6月11日,國內客戶每噸上調2000元。這一漲勢主要源于國產大飛機C919單機鈦材用量達4噸多的需求拉動,以及CR929研發推進帶來的增量預期。
與高端市場火熱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民用鈦品市場陷入低迷。化工鈦板為鈦應用的重要領域,正經歷需求疲軟困境。市場呈現供強需弱局面,下游工廠拿貨謹慎,鈦企出貨困難。
二、鈦材料全產業鏈分析,價格走勢分化明顯
1、鈦礦原料承壓下行
作為鈦產業鏈的源頭,鈦精礦市場本周持續弱勢運行。國內中小鈦礦價格小幅走低,攀西地區46%鈦精礦成交價降至1700-1730元/噸,大廠47%散貨成交約2000元/噸。市場新單詢單壓力偏高,觀望氛圍濃郁。
2、鈦材加工領域冷熱不均
鈦材市場整體持穩但內部結構分化顯著。軍品和民用價格仍處于兩極分化狀態,TA1鈦錠價格為58-60元/kg,TC4價格為67-68元/kg。
高端鈦材領域迎來重大突破。寶雞新增加工能力,已成功量產航空級0.02mm超薄鈦箔材,寬度達670mm,填補國內空白,年產能3000噸。該產品將直接應用于國產大飛機C919航電系統、新能源電池隔膜等高端領域。
棒線材方面,寶雞公司引入意大利頂尖設備,建成**年產5000噸鈦合金精密線材生產線,覆蓋航空航天緊固件、3D打印鈦粉原料等高端需求。
3、鈦管與鈦粉市場
本周,鈦管市場相對平穩,主要應用于化工、電力等領域,價格波動較小。而鈦粉市場則受益于增材制造產業的快速發展,特別是寶雞新投產的棒線材生產線將為3D打印鈦粉提供優質原料,有望提升國產鈦粉在高端制造領域的應用比例。
三、未來趨勢預測,高端化與分化并存
1、鈦礦與鈦白粉市場
鈦精礦市場預計短期仍將弱勢運行,由于近期終端鈦白粉企業減停產增多,市場需求大幅降低,持貨商庫存壓力不斷加劇。下游市場需求疲軟,市場成交清淡,實單商談為主,預計短期內鈦白粉市場行情觀望為主,實際成交價一單一議。
2、海綿鈦與高端鈦材
高端海綿鈦和鈦材市場則有望保持堅挺。隨著國家“十五五”規劃對航空航天、核能等領域鈦合金材料的重點支持,2025年軍工領域訂單同比增長32%,遠超民用增速。
新能源賽道也將加碼高端鈦材需求,2025年一季度氫能領域鈦材需求同比增長45%,核電用鈦合金棒材溢價率維持120%。
3、技術升級與全球布局
技術壁壘將鞏固龍頭企業的市場地位。云南國鈦通過新工藝降低海綿鈦生產成本,龍佰集團氯化法鈦白粉產能占國內40%,成本低于行業均值12%,技術優勢將持續轉化為市場定價權。
國際布局方面,歐盟對中國鈦白粉加征11.4%-32.3%反傾銷稅,將倒逼企業開拓東南亞、中東等新興市場。預計2025年鈦材出口額突破50億美元,順差擴大至21.5億美元。
2025年6月第三周的鈦金屬市場表現揭示了中國鈦產業正在經歷的深刻結構性變革。這種變革主要體現在三大維度:
1、需求結構分化:高端制造與基礎應用領域的需求差異日益顯著。航空航天、軍工、新能源等高端領域需求快速增長,而傳統民用領域則受制于宏觀經濟環境,需求疲軟。
2、技術層級拉開:能夠突破“卡脖子”技術的企業憑借航空級海綿鈦、超薄鈦箔材等高端產品獲得顯著溢價優勢;而技術含量較低的鈦白粉等產品則陷入同質化競爭。
3、數字賦能加速:鈦產業數字化轉型正在邁出關鍵一步,AI智能有望重構傳統交易模式,提升產業鏈整體效率。
隨著國產大飛機CR929研發推進、核聚變材料需求激增,中國鈦企在高端領域正實現從“跟跑”到“并跑”再到“領跑”的跨越。資本市場的反應已初見端倪——鈦板塊年內漲幅達13.52%,顯著跑贏大盤。
對于下周市場走勢,高端海綿鈦價格受航空航天需求支撐將保持堅挺,而鈦白粉在出口受阻和國內需求疲軟雙重壓力下,仍將在低位徘徊。市場分化格局不會改變,只有那些在技術創新與市場轉型中找準定位的企業,才能在變革中贏得未來。









陜公網安備 6103050200010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