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王儉,副總經理、總工程師何書林赴沈陽,與中科院金屬研究所所長劉崗、副所長黃粱座談交流,并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王儉高度贊揚了金屬研究所作為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為國家戰略需求作出的重要貢獻,充分肯定了雙方多年合作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并表示寶鈦愿與金屬研究所一起圍繞國家戰略需求,深耕材料領域,聯合開展新材料、新產品的研發,新課題、新項目的申報,為鈦合金材料的推廣、應用提供堅實支撐。
劉崗對寶鈦集團長期以來對金屬研究所的支持和幫助表示感謝,并簡要介紹了金屬研究所基本情況,回顧了雙方合作經歷和取得的顯著成效。他表示,金屬研究所愿與寶鈦繼續攜手,圍繞國家戰略需求、聚焦新材料開發,共同解決高端裝備產業發展的關鍵材料技術難題,為我國材料事業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一、市場綜合變化
本周,國內鈦金屬材料市場呈現顯著的結構性分化特征。在軍工、深海裝備等高端需求的強力拉動下,鈦加工材市場訂單量環比增長12%,其中航空航天用鈦材訂單增幅達18%;而基礎原料海綿鈦則遭遇供需失衡壓力,價格連續第三周下行。這種“高端熱、低端冷”的格局,折射出鈦產業鏈在產業升級與周期波動中的復雜態勢。
9月8日,“中國廚房自有‘鈦’度”2025京東鈦廚具行業峰會在京舉辦。會上,京東正式推出“鈦廚具倍增計劃”,圍繞商品、價格、服務三大方向發力,并宣布在未來三年投入超50億采購資金,引領鈦廚具品類加速升級。與此同時,京東還聯合蘇泊爾、愛仕達、飛劍、OOU等品牌成立鈦廚具品牌聯盟,讓“又好又便宜”的鈦廚具走進更多中國家庭。
本周鈦金屬板塊上市公司市值呈現分化走勢,寶鈦股份周內市值上漲2%,收于151.03億元,反映出資本市場對高端鈦材企業的信心;而以海綿鈦生產為主的企業股價則普遍承壓,平均跌幅達3.5%。在全球鈦材供應鏈重構背景下,中國高端鈦材正迎來歷史性出口機遇,這一趨勢在本周市場表現中已初露端倪。
二、各細分市場數據變化
1、海綿鈦:供大于求格局加劇,價格持續下探
本周,海綿鈦市場延續弱勢運行態勢,價格區間較上周持平,但企業銷售價格略有松動。其中1級海綿鈦主流成交價格維持在4.8~4.9萬元/噸,0級海綿鈦價格區間為4.9~5.0萬元/噸。市場監測顯示,遼寧地區海綿鈦產量本周環比增長8%,主要生產商開工率維持在75%以上,導致市場供應持續寬松。
供需矛盾方面,下游民品領域采購積極性不足,民用杯壺企業本周采購量僅為去年同期的75%,而高價貨源出貨周期延長至15~20天,較正常周期增加50%。行業分析人士指出,海綿鈦社會庫存已攀升至3.2萬噸,創下年內新高,供大于求的格局短期內難以逆轉,預計下月價格可能突破4.7萬元/噸心理關口。
2、鈦及鈦合金鑄錠:訂單和價格持穩,企業深挖潛能
本周,由于整體市場需求并未出現明顯的增長,鑄錠訂單保持穩定,鑄錠價格也沒有出現大幅波動。
鈦錠熔煉企業面臨高原料成本和技術降本增效的雙重壓力。鈦錠熔煉價格持續高位運行,受原輔料成本支撐強勁。企業正通過加大返回料利用比例以降低原料成本,技術成熟度提升,部分企業通過“峰谷平”用電策略節能降耗。
3、鈦板帶材:進口增加,鈦廚具成新增加點
鈦材市場整體平穩但成交清淡,下游多按需采購,價格雖受成本支撐卻難有上行突破。
進口鈦材大幅增加(2025年1~7月同比增長85.19%),顯著加劇了國內鈦材市場的競爭,對本土鈦材生產企業造成壓力。從產品類型來看,厚度大于0.8mm和小于等于0.8mm的鈦板、片、帶、箔進口量在3月份都出現了同比大幅增長。
高端領域(軍工、航空航天、新能源)需求強勁:國家“十五五”規劃對相關領域的支持,推動了高端鈦材的需求。
民用領域方面,京東“鈦廚具倍增計劃”持續發酵,帶動食品級鈦板材需求增長,0.5~1mm純鈦薄板本周成交量環比增長18%。蘇泊爾、愛仕達等品牌的鈦炒鍋生產企業本周加大了原材料采購力度,推動民用鈦板訂單增加,庫存下降。
4、鈦棒線材:軍工和民用廚具采購放量增加
鈦棒線材市場呈現“高端穩、中端升”的特點。航空航天用TC4鈦棒價格穩定在17.5~18萬元/噸,軍工采購量占比達65%;民用杯壺用TA1鈦線材需求穩步增長,成交價環比上漲1%。
部分杯壺企業本周加大了鈦線材儲備,帶動本周鈦線材社會庫存下降。京東鈦廚具超級品類日期間,鈦杯銷量同比增長210%,刺激上游鈦材采購提前備貨。
5、鈦管:石化與深海需求雙輪驅動訂單量增長
鈦管市場本周呈現量價齊升態勢,石化用TA2鈦無縫管訂單量環比增長15%,價格略有上漲。中海油某深海油氣開發項目本周簽訂大額鈦管采購合同,帶動耐高壓鈦合金管需求激增,Φ114mm規格深海用鈦管價格突破22萬元/噸。
行業數據顯示,隨著“深海科技”被列為國家級未來產業,海洋工程用鈦管需求進入加速期,本周相關企業訂單量同比增長15%。龍頭企業大口徑鈦合金管生產線本周滿負荷運轉,產品主要供應國內深海探測裝備項目。
6、鈦粉:高端市場供不應求,低端市場小幅下降
鈦粉市場本周延續分化格局,航空航天用球形鈦粉(低氧、低鐵)價格維持在280~300元/公斤,供應緊張;而普通鈦粉價格受原材料影響小幅下降1.2%,至180~190元/公斤。據報告顯示,2025年全球高溫鈦合金市場規模已達117.37億元,帶動高端鈦粉需求持續增長。
國內某航空材料研究院本周招標采購30噸高端鈦粉,中標價格較市場價溢價5%,反映出高端鈦粉市場供不應求的現狀。寶雞鈦產業研究院專家指出,鈦粉霧化技術的突破將是緩解供應緊張的關鍵。
三、鈦金屬重大新聞匯總
◇京東啟動50億鈦廚具采購計劃:9月8日舉辦的鈦廚具行業峰會上,京東宣布未來三年投入超50億采購資金,聯合蘇泊爾、愛仕達等品牌成立鈦廚具品牌聯盟。數據顯示,2023~2025年京東鈦廚具成交金額復合增長率達109%,民用鈦材消費升級趨勢明顯。
◇高端鈦材出口迎來政策紅利:寶雞鈦產業研究院指出,全球鈦材供應鏈重構背景下,中國高端鈦材出口潛力巨大。預計到2027年,國產大飛機用鈦需求將突破6200噸,水下裝備發展將進一步拉動鈦材應用。在巴黎航展,中國鈦合金產品獲得關注,出口潛力巨大。
◇深海科技發展提振鈦合金需求:兩會政府工作報告首次將“深海科技”列為國家級未來產業,帶動海洋工程用鈦合金需求增長。業內預測,深海裝備用鈦量將在未來五年年均增長25%,成為鈦材消費新增長點。
四、下周市場變化預測
海綿鈦市場預計延續弱勢調整,受遼寧地區新增產能釋放影響,價格可能下探至4.7~4.8萬元/噸區間,市場成交將集中在低價貨源。鈦礦市場短期保持穩定,但鈦白粉漲價效應可能向上游傳導,月底前鈦礦價格存在100~200元/噸的上漲壓力。
高端鈦加工材市場有望保持活躍,軍工訂單將持續支撐鈦板帶材和鈦管價格,預計鈦板帶材價格可能上漲1~2%。隨著京東鈦廚具超級品類日的推進,民用鈦材采購需求將進一步釋放,鈦棒線材市場成交量有望增長10%左右。
五、綜合總結:在分化中尋找結構性機會
本周鈦金屬市場的分化行情,本質上是產業升級與周期波動共同作用的結果。一方面,軍工、深海科技等國家戰略領域的需求爆發,推動高端鈦材進入量價齊升通道,金天鈦業、寶鈦股份等技術領先企業持續受益;另一方面,民用傳統領域需求疲軟導致基礎鈦材供大于求,海綿鈦等產品面臨價格下行壓力。
從產業鏈視角看,這種分化正在重塑鈦行業的利潤分配格局。上游海綿鈦企業利潤率被壓縮至3~5%的低位,而航空航天用高端鈦加工材利潤率則保持在15~20%的高位。京東50億采購計劃的推出,為民用鈦材開辟了新的增長空間,但短期內難以改變市場結構性失衡的現狀。
展望未來,隨著全球供應鏈重構和國內高端制造升級,鈦金屬材料市場的結構性機會將更加凸顯。企業需要在技術研發、產品升級和市場多元化方面持續投入,才能在"冰火兩重天"的市場環境中實現可持續發展。下周市場將迎來傳統消費旺季的關鍵窗口期,需求端的變化值得重點關注。









陜公網安備 6103050200010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