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新氣象,鈦產業集群下的寶雞·中國鈦谷吹來一股強勁的科技風,樹立起一面高質量發展的旗幟。1月11日上午,寶雞核力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與寶雞聚和信鈦業有限公司、俄羅斯KV-Titan Ltd技術合作成功簽約,高質量發展的3150KW電子束冷床熔煉爐“低成本鈦及鈦合金材料產業化項目”正式落戶寶雞。寶雞市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劉建軍出席會議并講話。

陳洋介紹項目情況
劉建軍說,寶雞鈦產業歷經60多年的發展,已形成以鈦材深加工為主線,涵蓋鎢、鉬、鋯、鉿等稀有金屬科研、生產、貿易、檢測的產業鏈完整的研發生產體系。“中國鈦谷”已成為寶雞的金字名片,被譽為“中國鈦工業的搖籃和旗幟”。寶雞鈦及鈦合金先進結構材料產業集群列入全國第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是寶雞市聚力打造的重要戰略產業之一,也是高新區三大千億支柱產業之一。今天見證聚和信鈦業與俄羅斯KV-Titan戰略合作協議的簽訂,短短4個月時間聚和信鈦業與核力新材達成項目合作,充分體現了鈦熔鑄產業向高端化發展的趨勢和市場的迫切需要。該項目將有效彌補我國傳統熔煉裝備的不足,必將進一步促進寶雞鈦材的應用推廣及回收利用,為“中國鈦谷”貢獻高質量發展的力量。

劉建軍講話
核力新材總經理陳洋對為什么要上這個低成本高質量發展鈦及鈦合金材料產業化項目作了詳細介紹。他說,隨著鈦產業的發展,規模化殘鈦回收處理成為制約行業發展的瓶頸問題,低水平重復性的裝備建設,導致重熔裝備水平落后,殘料處理不科學造成資源浪費,小作坊生產既滿足不了市場需求又污染嚴重,生產成本高企。因此,依靠高端重裝熔煉技術的轉型升級勢在必行;二是航空航天、電力、海洋工程、醫療等對高端鈦材的需求不斷增加。目前我國鈦材僅20%用于高端領域發展,而國外50%應用在高端領域。因此,需要提升裝備水平科學合理利用鈦資源,助力鈦產業綠色發展;三是伴隨行業快速發展,核力新材近幾年鈦材生產及銷售量持續增長,鈦材熔煉水平較低,制約著公司前進的步伐,有著“逼迫型+推動型”轉型升級的潛力、壓力與動力。
據悉,項目分二期完成,一期投資1.3億元,二期1億元。項目位于寶雞高新區,占地面積50余畝,建筑面積26000平方米。主要的“重裝”設備為3150KW電子束冷床熔煉爐二套,鑄錠和板材相關配套設備30余臺,冷軋管機無縫管生產設備30多臺套等。項目建成投產后將形成每年回收和處理殘鈦5000噸、鈦及鈦合金鑄錠8000噸、鈦板材3500噸、無縫鈦管材600噸的生產能力。

項目簽約
陳洋介紹,成功簽約、強強聯合、項目落地,實現了國際先進的電子束冷床爐熔煉設備國產化。3150KW電子束冷床熔煉爐填補了中國鈦谷·寶雞民營鈦企在產業鏈上的空白點,打造了寶雞鈦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標桿,彌補了國內鈦材傳統熔煉存在的技術缺陷,提高了鈦材熔煉的國防裝備水平,對解決就業、為地方經濟建設盡綿薄之力有著重要意義。
寶雞市工信局、商務局、發改委、科技局、環保局,寶雞市高新區管委會、經濟發展局、工信商務局、科技創新局、投資合作局、環保局、創業中心,鈦及稀有金屬材料產業聯盟、寶雞鈦業協會、寶雞鈦產業研究院等單位100多人參加了簽約儀式。









陜公網安備 6103050200010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