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充滿信心迎接鈦時代的到來!”這是2015年5月21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干勇對拙書《鈦:天與地的兒子》的題詞。5年過去了,今天的確看到了鈦時代的到來。
對于《海綿鈦市場分析與展望》,個人以為要用歷史的眼光去看現實,用現實的眼光去回眸歷史,在“過去式、現在式、未來式、跨界式”中分析與展望海綿鈦未來的市場動向。

一、過去式(1960-2003):一直落后于前蘇聯、日本、美國等。
海綿鈦的發展可以說是“源于軍工,興于民用”。1958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成都會議期間,冶金部向毛澤東主席呈送《爭取有色金屬產量的飛躍,占領有色金屬的全部領域》的報告,建議將包括鈦在內的64種有色金屬全部研制出來。建議得到中共中央的重視和毛澤東的肯定,毛澤東說:“64種有色金屬沒有它不行”。同月,朱德委員長視察冶金部有色金屬研究院的10公斤海綿鈦擴大試驗場時說:“鈦這種金屬十分重要”。鈦金屬雖然起步較早,成為走在前面的一種金屬。但發展一直較為落后。
上世紀七十年代10年只生產了1000多噸海綿鈦;八十年代10年只生產了8000多噸;九十年10年只生產了13000多噸。年產量一直到2000年也沒越過2000噸關口(同期發展的俄羅斯、日本、美國已經從千噸級邁向了萬噸級)。2001年我國海綿鈦產量躍上兩千噸關口,產量占全球3%,鈦材占全球7.5%。六、七十年代我國曾經有6家海綿鈦廠,到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只剩下北方撫順鈦廠(幾乎處于停產狀態)、南方遵義鈦廠,這種局面延續到2004年被徹底打破,也打破了遵義鈦廠的寡頭壟斷。
二、現在式(2004-2020):成為全球最大的海綿鈦生產國與消費國。
2004年是我國鈦工業發展的一次跨越。海綿鈦產量在連續幾年徘徊于兩至三千噸之后,2005年海綿鈦產量剛需爆增中達到9511噸,占全球9.4%,鈦材產量占全球12.4%。2006年海綿鈦產量首次突破萬噸達到18037噸,從此我國海綿鈦及鈦材產量奮起直追,到2020年已經連續10多年產量保持全球第一。2012年、2013年、2018年、2019年海綿鈦產量在8萬噸以上,預計2020年可能首次突破10萬噸。鈦加工材邁上了五萬噸六萬噸七萬噸以上大關。
“現在式”的海綿鈦市場中,海綿鈦價格從4萬多元漲到25萬元左右一噸,又從25萬左右跌回到2015年底-2016年初的4萬多元,隨后漲到8萬元,今年四、五月又回到4萬多元,目前實際成交價格已經從4萬多漲到5.3萬元以上,報價5.8萬元左右。
“現在式”的市場中,價格雖然起伏大,但海綿鈦市場需求依然剛性增長,從2004年以來的10多年海綿鈦市場需求量從5000噸、1萬噸、兩萬噸逐步遞增,2019年實際需求8萬噸左右。
“現在式”告訴我們,不管價格如何變化(價格與原料漲價推動、市場剛需增加刺激、產能釋放調節有關),海綿鈦市場剛性需求增長已呈定勢。這也是中國鈦工業與國民經濟、國防建設相匹配的結果。
三、未來式(2021年之后)。旗艦發展,形成一體化集團模式。
經過“現在式”的價格起伏,未來海綿鈦企業與下游合作的緊密度會更深,構成良好的相互依存產業鏈模式,必將走集團化經營才能步入健康發展的“雙贏”軌道---
西部超導+西部材料入股金鈦股份、攀鋼海綿鈦+資源優勢+與下游合作、寶鈦集團15551計劃+寶鈦華神等、龍蟒佰利+金川集團+云南新立、雙瑞萬基+725所以及新強湘晟自成產業鏈優等優勢,標志未來海綿鈦發展走的是“旗艦”化集團模式。遵鈦集團等企業會以品質優先成為集團化模式的補充
海綿鈦產業將走向大而優、大而強,小規模的單打獨斗將失去競爭力。未來左右市場價格的海綿鈦企業還要看龍蟒佰利是否能夠盡快形成規模,一旦五、六萬噸產能形成了,海綿鈦市場價格就會更加溫和了。
四、跨界式。領域融合,市場潛力巨大。
今年4月,記者采訪寶鈦集團董事長王文生、巨成鈦業董事長羅建輝時,他們的觀點是:疫情擋不住市場的步伐,疫情只是讓春天的腳步慢了些。事實證明,2020年乃至“十四五”鈦產業將會在更加優化中健康發展,在跨界中實現剛性增長。
“讓我們充滿信心迎接鈦時代的到來”。鈦產業不管價格怎么波動,市場剛需依然向上。未來海綿鈦市場需求在跨界融合中呈現上升態勢。
01.軍工領域的增長。軍工不是一個行業而是一個領域,這個領域剛性增長如何,國家會有統計。
02.航空航海領域的增長
03.石油化工領域的平穩增長
04.醫療領域的增長
05.汽車領域的增長
06.家電領域的增長(鈦+小家電模式)
07.家庭領域的增長,不可小視的領域,這塊市場未來將是一片廣闊的藍海。
08.其它領域,比如涪陵榨菜等很多行業都在用鈦。
總體而言,海綿鈦市場剛需依然呈增長態勢,軍品領域硬性增長,民品領域剛性需求,大民品、小民品剛性需求增長。目前的小民品終究會成為大民品,今年深圳極致鈦業因焊管缺口減少了近千萬元的銷售收入......

五、幾點思考:
1.努力提升工藝技術,降低海綿鈦成本。
2.努力提升海綿鈦品質,確保穩定性、一致性、均勻性的重要性。
3.尊重市場需求,且行且珍惜,激發潛能的擴產步伐不要邁得太快
4.注重價格的趨穩合理,避免替代產品的丟失。每一次價格的波動都會丟失一些領域。









陜公網安備 6103050200010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