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鈦市場觀察】:國內鈦市場傳來消息,今年國內海綿鈦產量預計將超過25萬噸,而鈦材產量預計將超過23萬噸,再次創下歷史新高。然而,盡管產量有所增加,但行業產能過剩和價格持續下滑仍然是該行業面臨的挑戰。
【產量創新高】:數據顯示,今年1~10月國內海綿鈦產量已超過21萬噸,同比去年同期增長21%,產量增加約3.7萬噸,預計2024年全年產量將超過25萬噸。同時,2024年1~9月國內海綿鈦表觀消費量已達到19萬噸,同比去年同期增長約20%,消費量增加約3.2萬噸。全年國內海綿消費量預計將達到23萬噸,再加上殘廢料的回收利用,全年鈦材產量超過23萬噸,再創歷史新高已基本可以確定。
【產能過剩和價格下滑】:然而,盡管產量有所增加,但行業產能過剩和價格持續下滑仍然是該行業面臨的挑戰。2024年經濟整體低迷恢復緩慢,終端行業需求疲軟,軍工、民品市場需求不佳,訂單下浮,且今年海綿鈦產量持續高位水平,行業產能過剩,價格持續下滑;價格從年初5.2萬/噸,降至現在的4.2萬/噸,年降幅達到19.2%。國內鈦材市場也經歷了需求市場疲軟,軍工停滯,出口不暢等不利因素影響,鈦材產量依然有所增長。預計全年鈦材產量將超過23萬噸,比去年增長15%左右。
【投資火熱,加工費下跌】:投資方面,國內各地鈦工業項目投資也如火如荼,熔煉和鍛造產能持續增長,熔煉產能已超過30萬噸,導致加工費爆跌。行業內卷加劇,行業內加工費創歷史新低,加工費普遍下跌20%以上。材料價格隨海綿鈦影響也持續下跌,跌幅普遍達到10%以上,一大部分生產型企業生存在成本線上。
【展望明年:挑戰與機遇并存】:在展望明年時,海綿鈦和鈦材產量預計將再創新高,但行業產能過剩和價格持續下滑仍然是該行業面臨的挑戰。首先,行業產能過剩是導致價格持續下滑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產能相對過剩,行業應用沒有新的增長點,生產商之間的競爭加劇,導致價格下降。其次,需求市場疲軟也是導致價格持續下滑的原因之一。由于經濟整體低迷,終端行業需求疲軟,軍工、民品市場需求不佳,訂單下浮。開拓新的行業增長點已成為推動新一輪增長的關鍵,關注點將會聚焦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航空、航天、海洋工程等領域所需的高性能鈦合金材料;二是新能源領域所需的新型結構材料;另外是新興電子領域對新材料的新要求。各企業應加強市場調研,了解市場需求的變化,及時調整產品結構和生產計劃,以滿足市場需求。此外,企業還可以通過技術創新和產品升級,提高產品的附加值和競爭力,從而增加市場份額。同時,企業間需要加強自律,避免惡性競爭,建立合理的定價機制,保護企業的合法權益。此外,政府可以出臺相關政策,鼓勵企業進行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提高產品質量和附加值,從而提高企業的盈利能力和競爭力。
【本周市場】:本周,隨著國家擴大國內需求、優化經濟結構政策的陸續到位,國內下游鈦需求市場開始回暖,軍工訂單也有所增加。在這大背景下,鈦材市場呈現出積極的變化。鈦材需求市場小幅回彈,市場逐步回暖,企業銷售看好。盡管本周鈦材市場出現了積極的變化,但產能過剩和價格持續下滑的問題仍需關注。行業應繼續加強技術創新和產品升級,提高產品質量和附加值,同時加強自律,避免惡性競爭,建立合理的定價機制,保護企業的合法權益。政府也應出臺相關政策,鼓勵企業進行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提高企業的盈利能力和競爭力。
本周國內鈦材料市場變化情況如下:
海綿鈦:生產企業產量回升,銷售壓力依然較大,0級品報價在4.3萬元/噸,成交價在4.2萬元/噸。
鈦鑄錠:需求量平穩回升,純鈦錠報價5.0~5.3萬元/噸左右,TC4鈦合金鑄錠報價保持在5.5~5.7萬元/噸左右。
鈦殘料:市場需求較少,銷路不暢,以企業自我消化為主。純鈦殘料和TC4合金殘料報價分別約為每噸2.4萬元和2.2萬元。
鈦板坯:需求增加,銷售增長,價格穩定。純鈦板坯市場價格每噸5.8萬元~6.0萬元之間,市場現貨資源充足。
鈦熱軋板(卷):需求增加,銷售穩定,價格持平。純鈦熱軋卷報價為每噸6.5萬元~6.8萬元;純鈦熱軋板報價約為每噸6.3萬元~6.5萬元。
鈦棒線材:銷售穩定,價格持平。純鈦棒每噸12萬元~14萬元/噸,鈦合金棒報價每噸18萬元~22萬元/噸。純鈦絲φ2~φ4毫米的報價約為每公斤140元~160元/公斤。
鈦管材:銷售回暖,價格穩定。報價保持在每噸11.5萬元~12.0萬元之間。
鈦合金:需求穩定,價格持平,不同合金變化略有不同,TC4鋁釩合金價格穩定。
中間合金:鋁釩中間合金價格持平,55釩價格保持在13.5~13.7萬元之間。









陜公網安備 61030502000103號